先列下老秦提到的方法:
第一,看豆瓣的评分。
第二,看书评。
第三,看出版社、出版商。
第四,对读书已经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朋友而言,他的眼睛就是评判利器,所谓先有数量,再有质量。
第五,绝对不要相信腰封上的话。
第六,看人,作者和推荐书的人。(这条是我另加的)
基本上我的方法也与老秦的一样,多加一条就是 “看人,作者和推荐书的人。” 像我阅读到现在没有什么失误(读的书少),因为从我开始阅读的时候,我读书都是秋叶大叔/老秦/秦友们推荐的书,还直接买了大叔的几本书。叔的书都很适合我。
评判书的优劣我想应该也跟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相关,能力高强的人,即使读一本劣书也能读出价值。比如像大叔在《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面提到的,当他读到一本劣书的时候他会想:这本书的观点哪里不对可以反驳?作者犯了什么思维或逻辑错误?我下次出书的时候应该怎么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当能这样消化一本书,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那么就是一本劣书,也还有价值。不过这个能力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积累,慢慢来吧。
另外说说我一些其他观点:
1.懂读书的方法很重要。比如《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本书如果只是简单读过,而不去作笔记总结,不去思考回答秋叶老师留下的问题,不去实践书中的方法。那么这本书对这个人来说也是没有价值的,当然书是无辜的,这是人的问题。
2.正确的时间读正确的书。有的人吐槽读小说和杂书没有什么意义,其实有时读这种书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培养想象力,也就是可以让我们学习从不同维度来思考。比如最近读《三体》,我就经常脑洞大开想象外星文明是怎样?如果人类可以永生是怎样?如果未来的时代都是电子化,四边都是屏幕? 只不过,读这种 “闲书” 是要在完成学习/工作的前提下才可以,如果在该考试的时候不好好读专业书籍,却都沉迷在小说中,那这么看小说确实是不适合。这还是人的问题。
3.适合很重要。一本书,对于他人来说是挺好的,但如果自己的能力还没达到那个境界,读了不懂还难受,那么这本好书也没用。不过说起来矛盾,因为有时我们也得逼自己去啃一些难读的硬书我们才能进步更大,这个主要也还是跟读书方法有关,具体怎么啃硬书?可以参考@Mr蔬菜 读《21世纪资本论》这本书的过程。
4.成功学的书真的没用吗? 罗永浩介绍他当年逼自己坚持学英语的方法就是买了一大堆成功学的书籍堆在门口,这样当每到想要放弃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看了一些成功学句子打打鸡血,最后才坚持住了。我也借鉴这个方法,我没买成功学的书但我抄了一些鸡血短句放在身边,但我无心学习的时候有时看了一下这些句子,确实还是能找回动力的。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其实它们也还是有价值的。哈,你怎么看?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完。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