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南京史话
大纲:1:近代商业
2:近代工业
3:无产阶级
内容:从金陵机器制造局说开去——南京近代工业交通的起步
感想:
本文可以大致分为三大块:南京近代史的商业、南京近代史上的无产阶级、南京近代史的工业。作者是先写工业后写无产阶级,但是我认为无产阶级更多是在当时商业带动的经济所出现的,所以应该先写无产阶级在写工业。
南京近代史上的商业。这段时间的商业可细分为官营工厂、民用企业和洋人企业。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国企、私企和外企之分。和现在大不相同的是,直到辛亥革命前,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的近代工业企业,大多都是与军事用途有关,仅有两家与民用有关的官营工厂。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交代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他看到了洋枪洋炮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认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和军事技术,所以以李鸿章为代表人物的一批清政府官僚,掀起了大规模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的热潮,这同时也拉开了南京新版近代工业序幕。
一:官营工厂主要与军事有关
1:金陵机器制造局。李鸿章由江苏巡抚提升为两江总督,于是把他在苏州创建了洋炮局,连同机器设备,生产材料,所有生产管理人员,包括英国人马格里和他的手下人都带到了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也就是如今晨光机器厂的前身。如此看来我们还得感谢清政府将李鸿章由江苏巡抚提升为两江总督,若非如此,也不会有后来的金陵机器制造局。起初金陵机器制造局建设十分简陋,后来为了提高军火生产能力,提供更多的新式武器,清政府多次扩充机器设备。最初金陵机器制造局的机器设备主要购自英国,少量是购自德国和瑞士。后来的两江总督真不错,天天购的机器主要来自美国。经过不断扩充,规模逐渐扩大,设备日趋完备,制造品种也逐渐增多,是金陵机器制造局成为仅次于江南制造局的全国四大冰工厂使金陵机器制造局成为仅次于江南制造局的全国四大兵工厂之一。金陵机器制造局的生产大权掌握在洋人的手里,机器设备与原料大多来自国外。在洋人主持下的金陵机器制造局,产品质量低劣事故不断发生。外国人曾评价:“机器是现代的,头等的,但用来制造故事的无用的军需物品,他们正在大量的制造一种小炮,只能放射一磅重的炮弹”。尽管负面信息不断,但依然不可否认他是拥有近代机器设备的南京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
2:金陵制造洋火药局。1881年两江总督刘坤提出在南京设厂制造火药,这便是金陵制造洋火药局的由来。这是仿造洋式,采用机器制造火药的第一家专业兵工厂。所有的机器在当时算是最新式的,机器的生产能力也较强,每天可以制造一千磅火药。按照金陵制造,洋火药局的生产能力,每年可制造烟火药三十五六万碾,后来由于库存过多,逐年减少。金陵制造洋火药局从1885年开工生产到1907年,历经23年。1908年金陵制造洋火药局并入金陵机器制造局,成为它的一个附属单位,到1912年正式成为历史。
3:内军械所。清政府将内军械所由安庆迁至南京,第二年制造出“黄鹤”号。这是由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机动轮船,虽然比美国迟了50年,但却是中国造船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造币厂。
与民用有关的官营工厂。
1:电灯厂。江南财政局提调许星璧向新任两江总督张人骏建议:由政府拨款,在城内的江宁将军衙门与两江总督衙门之间建造一座电灯厂,以供两个衙门的晚间照片。张人骏欣然批准该项建议,从地方财政拨出白银20万两,作为筹建电灯厂的经费,厂名就定为“金陵电灯关厂”,委任许星璧为电灯厂的厂长。鉴于当时通用的电灯泡均为16支烛光,也就是16瓦而300千瓦发电机组发出的电可以装1.8万余盏电灯,除供总督府和将军署照明外,余电甚多。为此许星璧又报两江总督将电灯厂改为公用电灯厂。每盏电灯的安装费为五大洋,每月电费为大洋1元2角共定时间,无论冬夏,入夜迟早,保证每晚供电八小时。此后,该厂就被定为公用事业单位,即便是放在今天也是一个非常吃香的单位。
2:印刷厂。当时南京城内的造币厂,已奉清政府之命停铸,其厂房很多,闲置无用,于是将造币厂的厂房加以整修后,作为南阳印刷官所的厂房。
二:民用企业。甲午战争以后,南京开始出现由商人投资兴办的民间近代工业企业。这些商办民用工厂规模较小,资金短缺,设备简陋,使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三:洋人企业。1906年清政府向英、德两国银行借款,修筑天津至南京浦口的津浦铁路。为修配该路机车车辆,英国资本家提出由中英合资在津浦路南段建造修理厂,厂址最初选择浦口,后改为浦镇。
四:南洋劝业会。爱国华侨震惊于中西科技文化发展差距开始酝酿在南京举办博览会,进一步向国人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此时清政府也打着“刷新政事,振兴工商”的旗号,希望借助发展工业,商业的机会来弥补因战争赔款,军事开支庞大等原因造成的严重财政危机。展览会在南京开幕,名为“南洋劝业会”。作者写到,馆舍布局与结构有西式、中式;有以园林取胜,有宫殿称雄。会场各馆之间,种植奇花异草,点缀山石奇葩,既是展览馆,又俨然是一个大公园。这次在南京举办的展览会,在规模、品种和参展人数上都是空前的,它不仅进一步促进了当时中国的工商业和近代交通的发展,而且为开辟商品流通渠道,增加出口贸易,即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五:无产阶级。随着官办,商办,近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南京出现了中国社会内部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这些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的三层压迫,过着极端贫困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痛苦生活。他们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劳动条件差,没有劳动保护,还要受到封建的把头制、包身工和养成工等超经济的剥削,这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见的。工人最高月工资还买不到,英国厂长每餐喝了一瓶酒,全厂工人的月工资只相当于英国总工程师韩纳的月薪。英国厂长和总工程师两人住在装饰讲究,有40多间房的洋楼里,而八十多名工人却挤住在一间年久失修,阴暗潮湿的破庙里,冬不挡风寒,夏不避雨淋,臭虫、跳蚤、老鼠到处为患。作者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出那个时代下中国近代的发展是无数人民的悲惨作为跳板。
六:南京近代史的交通。随着南京近代工业企业的兴起,商埠的逐渐开通,道路交通也逐渐显得越发重要。张之洞提出了修筑京带道路的思想,它把修筑近代道路与发展社会经济联系起来,从农有铁路,商有铁路,公有铁路三个方面入手,提出造铁路是势必的行为。总结出今天的话:要想致富,就先修路!张之洞就任两江总督期间,在南京开始修筑通往上海的沪宁铁路和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条马路——江宁马路。马路一词来源于上海,我听说的最早版本是说当年英租界将外套圈起来,洋人喜欢跑马,所以周围百姓最先将外套称为马路。但是蒋赞初先生在书中提到,19世纪末的上海,英式马车十分盛行,除平时载运乘客外,市民婚丧也乐于乘用马车,为便于通行,不少旧式街道进行拓宽改建,俗称马路。两江总督端方经奏准,动支潘库银40万辆,在南京城内,铺设了一条“宁省铁路”。这应该是地铁最早的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