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成熟?身体上的成熟,是身体发育完全,器官功能趋于稳定;精神上的成熟,则是一个人的三观趋于完整,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趋于稳定。
普通人在成熟过程中,肌体的柔韧性会慢慢变差,相对的,力量和稳定性会变强。舞蹈演员、体操运动员、瑜伽教练等为了保持足够的灵活度,必须时常做拉伸,保持足够大的肢体活动角度。
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是一样。相对于成年人,儿童的三观是灵活多变的,大人说什么是什么;而随着三观的逐渐成熟,稳定性渐渐提高,他的思考会渐渐变得有力量,变得“越来越难骗”了——他的三观稳定起来、强壮起来了。
在成年以后,如果想变得更强壮,就需要锻炼,撕裂肌纤维,增加肌肉;同时不断伸展拉伸,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在思想上也是这样,我们需要一边大量输入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更丰富;一边接触不同的观念,拉伸三观的维度,保持思想的灵活。
人的三观世界,是一座小小的城。有的城高楼广厦、八级抗震、风雨不侵;有的城破屋草房、风雨飘摇、一戳就倒。人成熟的过程,就是城市基建的过程。有的城市规划得当,地基稳固,造得慢造得牢;有的城造着造着,突然一场大火,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我小时候爱看书,尤其爱小说,看书纯凭兴趣,毫无章法,也无人指点,口味杂而不精。我的城就像原始人的茅草屋部落,东一坨西一坨。某天,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带我走进文艺学的一门课,刹那间当头棒喝醍醐灌顶,觉得人生之前的20年都白活了;先觉得无比痛苦,后觉得明亮通透,脑海中卷起一道龙卷风,摧枯拉朽,将那一坨坨茅草屋席卷一空。我开始打木桩,砌砖,填水泥,重新造房子。
读研后我又遇到一个存在主义信徒,通过他我接触到加缪,从他的《异乡人》开始,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出现了——剧烈的冲击波激发了三观小城的地震:我当以怎样的世界看待日常生活的意义?看待“我”的存在?
还没造好的房子又塌得只剩断壁残垣,现在还在进行震后重建工作。
这是我两次真正的“三观尽碎”的经历。我非常庆幸遇到这两个人,他们让我的三观小城有了更为坚固的架构,在这基础上,之后的修修补补才有意义。每一次重建都会遇到迷茫、彷徨、犹疑乃至强烈的不适感,但重建后的小城都会比之前的更为坚固。
拥有更为坚固的三观世界,意味着人对世界拥有更为稳定的观察,拥有更为稳定的观点和意见。这会让人显得更为成熟。
想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很简单。
可以今天问人一个稍微复杂的问题,过一个月再问他同一个问题,看他的答案是否有变化。有些人的观念在一个有限的时间跨度内会展示出矛盾的观点,这就说明这个人的三观“没有定型”。
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于自查,譬如观察自己在关注热点新闻时,有没有随着围观群众的意见摇摆站队方向。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三观?
哲学家William James说过一句话:“很多人觉得他们在思考,其实他们只是在重整他们的偏见。”
一个稳定的三观才能给人以思考的能力,而不是重整偏见的能力;给人以理性认知世界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随风倒的能力。这种能力会让人在每一次独立思考后逐渐形成独立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世界,从而成为一个“独特”的人。独特,是“有趣”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