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记忆中的三毛
第一次听到三毛,是在中学的课外读物上,“三毛原陈懋平,因为懋字比较难写,遂改名为陈平……”。那时候,读的不是她的文章,而是关于学生、老师和孩子心理成长的故事。
三毛文科好,而数学特别差,他的理科老师老是苛责她,有一次甚至更严重。因为年代比较久远,我只记得书中最后大概的意思是,如果这位老师在当时能够以尊重、包容的心态去平等地面对三毛这个学生,也许不会在她心里留下伤害的深深阴影,甚至可能不会走上自杀的绝望的路。
什么让她走向这条不可回头的路?
我想有很多因素,绝不仅仅是因为当初老师那次严厉的体罚,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被命运的转折给弄得头破血流。
她失望了,绝望了,对这个世界再也生不了一丝的爱。
痛苦的终点是解脱,于是她随着荷西的离开而离开。
2.她有多乐观,就有多悲观
以前我不相信这句话,一个人在一天只能情绪变化太快,起起伏伏,会陷入极端,从哈哈大笑到痛哭流泪,也是我们常常说的“乐极生悲”。
一个人到撒哈拉生活,从身体到心理,她每时每刻都在经历常人无法忍耐的极限。可是她从来不将这些告诉思念和关怀她的家人,只说这边风景独美。
当她的妈妈知道她所受的一切磨难后,说,“孩子,你从来都没有告诉父母,你所受的苦难和物质上的缺乏,体力上的透支,影响你的健康,你时时都在病中。”
子女在外从不说忙碌和苦累,只说日子乐呵呵地幸福,想必都是如此。
彼时的她,身边有荷西陪着,纵是哭也是笑,笑也是笑,荷西不在了,笑容没有了,流的最多的就是眼泪。
她的世界骤然崩塌,原本以为是救赎她的他,竟然成了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3.人生没有如果
我想,三毛对于荷西的死一直耿耿于怀,也常会问自己,“如果当初……,我一定不会让荷西……”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这就像一把匕首直接扎在她的心脏,痛苦、颓然、麻木、无助、冷清……
剩下来的日子怎么过?靠她与他回忆为活下去的寄托,她还记得当初下飞机见到荷西的场景:
“飞机停在活动房子的阿雍机场时,我见到了分别三个月的荷西。
他那天穿着卡其布土色如军装式的衬衫,很长的牛仔裤,拥抱我的手臂很有力,双手却粗糙不堪,头发胡子上盖满了黄黄的尘土,风将他的脸吹得焦红,嘴唇是干裂的,眼光却好似有受了创伤的隐痛。”
她最爱的荷西,她一生的伴侣,生命那么短,没有他的日子,她每一天都感到无比漫长,可是为什么,再你身边的我觉得时间过得快而踏实?
有些事情明白的太晚,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惩罚自己,而她等不了,只能先来寻他了。
而她和他的《撒哈拉的故事》已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