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作品。
山东的高密养育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红高粱》;陕北的窑洞诞生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西藏的长江之源滋养了阿来的《尘埃落定》,而在北京,最为人知的是京味作家老舍的《茶馆》,而作为北京副中心的通州则有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刘绍棠。
少年时期的我,只是单纯的喜欢写东西,但因此也养成了不是诗人却有着诗人的臭毛病——容易多愁善感,悲春伤秋,虽也因此发表了第一篇诗歌《秋》,但发表出来的铅字文,结尾却被编辑一改凄凉与无奈,变成了丰收与喜悦,这一改动,连我自己见到时,都新生欢快,同时也具备了乡村的特色。那时候,我就知道了写身边最熟悉的生活,不要无病呻吟的忸怩的文章,才会让编辑和读者喜爱,但却随心所欲的时候还是居多。
后来,参加了一个诗歌大赛,因为题目规定歌颂家乡,于是凝神,开始关注起家长特色来,说实话,那时候,我虽然阅读过很多书籍,但刘绍棠的作品我只是耳闻,却从没读过,大概人都有着“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亦或者是报着“反正离自己很近的生活,不读我也能知道”的心态吧!总之,只知道他的两篇代表作《蒲柳人家》《瓜棚柳巷》都与运河有关系,于是,我也萌生了要为家乡这条闻名世界的运河写点什么的冲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创作了一首关于“运河”的诗歌,结果获了奖,得到了一笔可观的稿费,也得到了别人的赞许。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才从骨子里意识到写家乡的文字,讲好家乡的故事,是创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家乡的故事才会真正的成为自己创作的源泉,作品情感的根植土壤。于是,我开始沉下心,一次又一次地听莫言在获奖感言中讲到的故事;听路遥讲如何在窑洞中创作的体会;听阿来讲如何逆着长江水而构思作品,从而感受他们对养育过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开始认真读刘绍棠的文章,认识了一个个鲜活的运河人,从他笔下人物的名字到文章人物的命运,再到反映的人性与主题,做深入的思考。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重新看关于运河的纪录片,体会运河的时代变迁与风土人情,也想到了那一年,因为看了纪录片《话说运河》,而想独自骑着自行车,带着打气筒,游走运河沿线的豪情。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开始认真看《漕运码头》,看近期发表的《北上》,体会书中描摹的运河人的生活。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不禁时时问自己:我该如何书写北京的故事?北京人的故事?通州运河人的故事?我觉得我作为运河人,我应该具备这样的责任与使命。
写到这里,运河少年那一张张稚嫩朝气和笑脸,跃然于我的眼前,这个我该写写;运河老人那引吭的歌喉响彻耳畔,这个我也该写写他们;运河路上行走的创业者和守护者,这个我更该写写。
千年的运河水流不断,奋发的运河人,你将是我取之不绝的创作源泉!
北京——我在这里,用文字守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