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已融入我们炎黄子孙的基因,影响着我们日常言行举止。儒释道从不同方面教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修心,古人已总结为: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怀瑾大师说的更是直白明了:佛家是百货店,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
佛家讲究积极、有为、竞争、求取功名,道家提倡淡泊、无为、逍遥、不争、远离功名,佛家主张四大皆空、慈悲为怀、包容豁达、不怨天尤人。三种思想观念犹如三盏指明灯,为不同境遇的人指明方向。不管你阅历多寡,何种身份职业,身处逆境还是顺境,总能在这三种思想中找出适合自身的解决方法。如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高度概括了顺境、逆境两种情况下的处世之道。道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告诉我们不惧挫折“向死而生”的哲理。佛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提醒大家对任何事不要执念太深,放下就是解脱。
《皇帝内经》是对上古养生智慧的总结,提出超越现代医学的养生指导思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明朝养生家瞿佑饱读诗书,提出:“养生之法,以养心为主,心不病则神不病。若日逐劳攮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经典文化中部部作品都有破解人生的秘诀影踪,如《三国演义》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读懂了好了歌,谁还会追求十全十美?谁还会患神经症?
要从浩瀚的哲史医道中提炼中华文化中的处世养生之道绝非易事,我试着从所学内容中提炼出8句话64个字,与大家交流。
一、才以立业,德以立身
“德”是人生格局之因,“得”是修炼之果。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的道教养生家、医药学家。他在《抱朴子•道意》中写道:“明德唯馨,无忧者寿。”意思是说: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无忧无虑的人才能益寿延年。葛洪还指出,想要长寿,应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存慈善,见到他人有好事要感到高兴,见到他人痛苦要感到痛心,在他人有急事或穷困至极的时候,要伸手相救,不要伤害生命。不把自己看得很高贵,不自我夸奖,不嫉妒别人,不接触和陷入阴贼一伙,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有道德。
一个人人生格局的大小,与你所处的圈子大小密切相关。比方说,小单位的人扎堆谈论的多为鸡毛蒜皮之事,大单位的人凑在一起交谈的多是时局大势,绝少提个人私事。所以交往要开放,多结交比自己强的人,如有可能,宁愿舍弃岗位不错但平台小的单位,也要在岗位虽不尽人意但平台大的单位,才能提升自己。但,影响一个人格局最大因素是“德”,也就是流行的一句话“人品是最好的学位”,离开人品,就是有机会在高级单位就职,迟早也被挤下来,这种事例还真不少。除了“德”,要有“才”,“德”是根基,“才”是主干,有德无才只能做个老好人,有才无德也终难入主流。
二、返璞归真,顺其自然
我们的孤独不是缺少知己,而是在心途中迷失了自己,忘了来时的方向,找不到去时的路。很多心理疾病并非外界引起,而是病由心生,是由于戴的面具久了,分不清自己原有的面目,造成双重人格,轻者焦虑、抑郁,重者精神分裂。有一副省长退休后患不适应症,失眠少食欲,我开出一剂家庭处方,立竿见影。方法是:老伴每天把要干的活写成请示件,落款“可否,请指示”,原副省长见此大喜,批曰“同意,照此办理”,天天、事事如此,不出旬日,遂各不适症状全消。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的,不抗拒规律和自然法则,不自傲也不自卑,有功不显摆,有错不推诿,有失不后悔。凡事顺其自然,让心态回归平静,何尝不是最佳处世养生之道?
三、知足知止,化繁为简
私心与欲望是与生俱来、自然人性的表现。但人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时,就要注意知足、知止了,不能再做有害无益的攀比了。《老子》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其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收到羞辱;适可而止,就不会受到危险。这启示我们,生活不仅要知行,而且要知止。知行则可以拓新,知止则可守成。
盛时要作衰时想,上场欲作退场思。从辩证法的角度讲,凡事都有盛有衰,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任何事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你看看那些落马高官,一搜家就搜出几千万、房子若干套,怎么就不知道收手呢?进班房时连一般人都不如,受尽人间屈辱,再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何益?知止,就要保持清醒头脑,及时对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一个恰如其分的估计。尤其对各种厉害关系有清醒的认识,知道何时止住,在哪里止住。
事实上,一个人承载的物质越多,心灵就会越沉重,占有物质越多,就再难有得到新物质的感官刺激享受了,导致幸福感消失。心理学调查也发现,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泊宁静,继而产生身心愉悦,才是幸福感的真正源泉。如果一个人清楚了对自己来说什么最重要,就可以干净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与其说是化繁为简,倒不如说是刻意放手更贴切。
四、与人为善,求同存异
道家主张和光同尘、知和曰常,儒家主张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佛家主张无我无人、放下解脱。在为人处世方面,儒释道的准则非常接近,尤以儒家中孔子论述最为世人接受并广泛用于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出自《论语》的格言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凭借一个人的言论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的地位低下或犯有错误就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的意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报恩惠);等等。这些人际交往的原则,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民众,都是非常适用的。
湖南湘雅医学院心理大师杨德森教授30年前也从中华文化中提炼出人际关系的准则:“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杨教授指出,这8个字虽不能代表各种境况下的处世方法,但至少在保持社会稳定与群体人际关系和谐上有重要作用。这不无道理。
我的道友、现隐居终南山的赵文竹先生,赠我三幅画,各题诗一首,通俗直白,觉得对做人做事很有启发,呈给大家观瞻。第一首:“白天坐,晚间卧,每餐能食两碗多,世态炎凉经历过,得失是非已看破。对的是他,错的是我,争什么?”第二首:“邻里睦,乡党和,人肯吃亏善缘多,李翁郑婆常赠果,张兄王嫂每送禾。有茶且喝,有话直说,虑什么?”第三首:“山逞强,水守弱,海底曾淹大西国,位尊财旺休得意,名流倒台倍落魄。时运无常,高升必堕,傲什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