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孩子在表达自身情绪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往往让我们头痛不已:生气时大声哭闹,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打人、摔东西、说狠话。有的孩子不分场合,在外面若是父母不满足自己的愿望,就哭闹,不管父母是哄、还是生气,就是停不下来……
每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大多数的父母经常说的话就是:不许哭,再哭就不要你了;谁让你乱发脾气的,有话就好好说;生气的时候不可以打人,也不能大喊大叫……
然而说了那么多次,孩子却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就听不进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也是十分头疼。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好坏,直接影响着他的人际关系。
当孩子情绪管理能力较好时,他的人际关系必然会较好;当孩子拥有更多积极情绪时,他与同伴间的关系会更好;当孩子能够向他人适宜地表达自己情绪时,他更受他人的欢迎。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希望孩子每天都能够快乐的生活,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喜怒哀乐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当孩子出现坏情绪时,父母应该帮助和引导孩子管理好情绪。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呢?
父母从自身出发为孩子做示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刚开始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不管是行为还是语言,都会模仿身边的人。父母作为孩子小时候接触最多的亲人,对孩子具有较大的影响。
若是父母较为情绪化的话,那么培养出的孩子也就容易情绪化了。比如,在家庭教育中,若是父母面对孩子时,时不时地表现出急躁、不耐烦、暴力等情绪或特质时,慢慢的孩子就会被这些特质所影响,在无形中习得。
试想一下,若是父母在家庭中动不动就用“发火”来解决问题,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在日常生活就会变得谨小慎微。要么因为害怕被责罚而害怕,要么在遇到困难时而情绪崩溃,导致一蹶不振,整天怨天尤人。
这时候父母就需要先回想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管理情绪的,是否存在喜欢用“发火”来解决问题的情况。若是存在这种现象,那么父母就要以身作则,从自身行为及态度出发,为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
当孩子出现愤怒情绪时,父母务必要让自己保持冷静。因为若是这个时候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的话,那么就容易导致孩子切断与你的沟通桥梁,导致亲子关系间产生隔阂。
一旦父母的语言或行为进一步激怒孩子,那么就会导致事态升级。2020年7月18日,保定市发生的一名16岁高中生坠楼死亡案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他在家玩手机和父亲发生了争吵。
该名高中生在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上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好。他父亲觉得,既然儿子已经是高中生了,面对着艰巨的学习任务,要更加努力,而不是玩物丧志。所以当他看到儿子在玩手机时,内心就感到非常愤怒,呵斥了儿子几句。
可是没想到的是,高中生转身就从30层一跃而下。而那天正好是保定中考的日子,等在考场外的家长听到这个消息时,悲伤的同时说到:“有时候当孩子犯错或做错事的时候,自己真的无法控制情绪。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时,都心有余悸,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管理孩子了。”
其实在生气的那瞬间,要想马上做到心平气和,那是不可能的。父母这时不妨先按下“暂停”键,走出房间、或是让孩子在安静的地方冷静。等彼此的情绪都稳定调节好后,再一起进行下一步的交流。
当父母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提升其情绪管理能力,与父母进行良好沟通,可以尽最大可能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引导孩子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无法解决问题,出现坏情绪时,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进行指责。此时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面对、一起分析。其实孩子出现坏情绪,主要是因为强迫他们做不喜欢的事,或是不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
通常主要包括:成人对指责批评自己、打碎东西、被孤立、与同伴吵架、玩具被小朋友抢了,等等。这时父母应该接纳共情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
如孩子因为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时,不开心的哭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共情孩子,说出他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玩具被别人抢走了。当孩子得到父母的理解时,会放声大哭,释放出他心里的委屈。
紧接着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自己选择,是将玩具借给小朋友一起玩,还是要去抢回来自己玩。然后给孩子自己独处的空间,让他慢慢平静自己的情绪,相信孩子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然,当孩子情绪不好时,不知该如何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让孩子的不好情绪得到释放。如:将所发生的事告诉自己、将自己的不满写出来或画出来、奔跑、唱歌、大声哭泣等。
当孩子通过正常途径将自己的不满情绪释放出来后,能够让他们心理保持平衡状态,不走极端、不钻牛角尖,让孩子始终“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可以管理好自己的人生。”这句话不仅对我们成人有用,同样也适用于孩子。对于孩子来说,若是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那么孩子必然也是一个懂得爱、善于管理情绪、具有良好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