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成长智慧
1、每天必须写,每天做一点,每天都有一点收获,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充满向往地坚定地追求着远方的硕果。
我想,年年岁岁,波澜起伏,生活复杂而又艰难,我们不能离开从容地坚守的精神境界,我们需要用平静、乐观、潇洒、坚韧、踏实来滋润我们的生活。
2、我之最:
最好的性格是淡看几十年中的挫折、烦恼与屈辱。
最艰苦最有新意的创作是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大型的论文系列。
最勇敢果决的是50岁以后开始学讲课。
最倾心最投入的是钻研实用的中学语文教学艺术。
最细心严谨的是中考语文命题20余年没有出错一个题。
最有特色的是我坚持多年的抓好五支队伍的教研工作模式。
最欣慰的是我卓有成效的中学语文教研工作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最自豪的是我几十年独力支持,将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最实在的贡献是用我自己的大量课例生动地诠释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最受鼓舞的是张定远先生评价我的几句话:“他在三个方面可以堪称一流,即一流的教研工作,一流的论文写作,一流的教学艺术。”
3、我的畅想(2007—2017年)
精细研读100篇课文并积累大量的助读资料。
研读与中学语文教师业务进修有关的论著100部。
阅读中学语文专业杂志1000本并积累有关专题的索引目录。
发表教学论文100篇以上(含教学设计)。
出版个人专著两到三本。
演示的课例在目前的基础上达到80个(起码讲到70篇课文)。
作100场学术报告。
朗读录音100篇课文。
“语文潮”网上教学设计艺术微型讲座100个。
“语文潮”网上“映潮评课”达到100个。
4、从2003年到2012年年底,10年之间,我写出了整整80篇心得体会,在山西的《语文教学通讯》上连载,每一篇短文的标题都是8个字:
理性思考,诗意策划;整体勾勒,匀称安排;开课揭题,直入情境;挈领而顿,百毛皆顺;淡化提问,活动依然;指导朗读,灵动多姿;习点精粹,氛围浓郁;寓读于说,生动热烈;创新活动,话语纷纭;设置话题,讨论交流;研读教材,启发创新;精巧命名,点示规律;自然迁移,润物无声;快捷切入,省力省时;语言学用,句段读写;捕捉要言,提取信息;含英咀华,课文集美;切分板块,理清思路;围绕线索,牵动品读;联读扩展,拓宽视野;穿插引进,巧用资源;情境生动,情趣盎然;整体反复,多角理解;把握文意,选点突破;读法示例,化解难点;训练检索,整合提炼;巧妙导入,自然得体;生动收束,余味犹存;……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5、随时将自己的思考所得变为文字。
于是它们就排列起来了。
像张晓风笔下的“行道树”,
像勃兰兑斯笔下的“生命”,
像艾青笔下的“礁石”,
像宗璞笔下的“紫藤萝瀑布”,
像居里夫人笔下的“我的信念”。
6、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最基础、最常用、最必需的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1.拆分式阅读。这种方法锻炼我们对文本的分解、分类、发现、提炼、命名、化用的能力。
2.选点式阅读。这种阅读方法集中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将课文中的一个点读透。
3.反复式阅读。此法的实质在于“多角度”。它培养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培养我们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4.连类式阅读。这是集“散”材料为“类”材料的阅读。这种读法可以开拓出教材的无限疆界,使教师成为知识花篮的编织者。
5.提要式阅读。它让我们学会集纳、提取课文的妙要,让我们学会精选,提高我们优化教材的能力。
6.赏析式阅读。即品读,鉴赏,美点寻踪,妙要列举。它让我们体味课文的深刻奇美之处,提高我们的文学欣赏能力。
7.发现式阅读。这种方法常常要求我们变角度思考语文现象,从而引出自己独到的发现。
8.资料式阅读。这种研究方法培养搜集、撷取、整理、归类、运用教学资料的能力,让我们有丰厚的积累。
7、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很喜欢冰心的一首小诗: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