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开学季
献给所有守望的父母和坚韧的孩子:
愿所有遥遥相望,都有回响。
愿所有默默奋斗,都能盛放。
一 、 儿子入园一周记
写在儿子入园前
女儿在正式入园前,为培养她入园的适应能力,在暑期七月份送到托儿所一个月,正式入园时已适应集体生活。所以我很早就计划也在暑期给木木报一个月的托儿所,六月份就选中了在庐阳区政府旁的一家温馨高档的私立幼儿园。但疫情原因,中考推迟,毕业班的各项工作到八月中旬才算基本结束,接着暑期培训,女儿暑期班较多,爸爸一人忙不过来,所以一直没腾出时间送他去适应。逢他入园,我很担心,他脾气倔不太听话,我怕他会哭很久。
木木入园第一天
2020年9月1日 周二 晴
今天木木3岁6个月20天,第一天正式入园,逢开学第一天,学校的事情很多。为了评职称,我选择他幼儿园期间支教、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他上小学时能专心守护他。支教单位离住处有点远,上午四节课所以没能陪他入园,中午有点不放心,问了他老师,热情的老师告诉我:宝贝脾气倔,中午没吃饭,喂了也不吃,给零食也不吃。这个倔脾气我很清楚,平时一家人吃饭的座位包括坐的板凳他都记得清楚,每顿饭都得按固定位次入座,不许调换。
老师发了一张他午睡的照片:躺在床上睁着无助的眼,嘴里咬着被角,他该有多难过呀!
不知是在想家人,还是在恐惧中。每个幼儿在成长的过程都有一个“物件寄托”,姐姐的是奶瓶,他的是一个“小被被”,从小一直到现在不管到哪睡觉时都要抱着。昨天叮嘱奶奶别忘记带了,早上我还特意放在小书包上,奶奶还是没给他带上。有“小被被”陪着,也许会好些。如果我能去送他入园,肯定会带上“小被被”,至少能给他带些安慰。 我下午教研又临时带一个班的课也没能接他。和老师联系,老师说下午情绪好多了,吃了点零食也没哭。
五点二十分上完最后一节课我赶回去,看到我,他很高兴地跑过来,奶奶说放学接他时没哭,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小书包放在幼儿园(为防止尿裤子,小书包里装着备用的衣服。)这个孩子和爸爸一样的操心,到哪离开时都会记得带上自己的东西,所以小书包他不愿丢在幼儿园。
为弥补不能陪他入园,我带着他出去吃点东西,他说要吃九个肉包子,呵呵,看来是真饿了。买了两个肉包子一杯小米粥,他大口大口地吃着,的确饿了,平时吃饭都要哄着才行。
晚上爸爸和他交流一些在幼儿园的话题,对学校集体生活他没有排斥,说明天还去幼儿园,要吃饭不哭。
第二天
2020年9月2日 周三 晴
今天是木木入园第二天,上午第四节课结束看到老师传的课堂视频,他没有哭,状态不错,还翘着二郎腿。我看到后感觉很开心。
中午在办公室把作业批完,下午没课。2:30我赶回去接他,到了幼儿园门口看到奶奶已排在前面,老人家比我们还心疼孩子,这么热的天为了提前接到孩子就站在骄阳下排队,3点钟放学,还有15分钟呢。奶奶说早上送他入园没有哭,还和她说再见。 来到小(2)班门口,老师喊“牛若谦”,他笑眯眯跑出来和老师说“再见”,这孩子的适应性挺强,姐姐刚入园时哭了几天,每次送都不愿去。
见到我,他对我说:妈妈,我今天吃的扬州炒饭,汤太烫没有喝,中午还是没睡着,床不舒服。在家爸爸带着他睡,一张大床爸爸只占一小块面积,他要睡一大块,以至于他横着睡都没有问题。第一次睡小床不方便他乱动,所以他不适应。在家喝汤都是微凉才肯喝。
孩子适龄时是需要送到适合他的地方管理约束,要学着适应环境的变化.
接过他,再去接姐姐,姐姐六年级中午也需要在校就餐上课,姐弟俩见面可兴奋了,为庆祝“妈、姐、弟,新学期首次放学三聚头”,我决定请姐弟俩吃东西,他们选了水果披萨、奶茶、汉堡。
姐姐作业写完后,我们仨一起去逛了包河公园,然后又去和平广场荡秋千、玩滑板。
晚上睡前我交代他:明天在幼儿园要自己喝汤,如果感觉烫就等一会;午睡时要闭上眼睛睡一会。他说:好的。期待明天能改变,能进步!
第三天
2020年9月3日 周四 晴
入园第三天,老师开始教孩子们儿歌了,从课堂视频看到木木也有模有样的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唱着。晚上回到家,我问他中午有没有喝汤,他说喝了;接着问有没有睡觉,他说睡了,是老师喊他才起床的。看来,孺子可教也!
晚上洗澡后,我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有没有教小朋友唱歌?他说:有。我接着问:什么歌?他说:不知道。然后我们一起笑了。我打开手机查看班级群,知道儿歌是《我爱幼儿园》。我从贝瓦儿歌找到这首儿歌,让他听两遍,教他一遍,和姐姐一起唱两遍,四句歌词他记住了。爸爸说:如果明天老师问哪个小朋友会唱儿歌,你怎么办?他立即举起小手说:老师,我会唱。
第四天
2020年9月4日 周五 晴
今天课较多,下午放学后在办公室加班批改作业,到家已快七点,见到我就让我带他去和平广场玩滑板,开学这一周高强度的课程,再加上中午在办公室休息不好,感觉特别疲惫。一天没见孩子了,不答应他有点过意不去,我说和他一起走着去,其实穿过天桥就到,谁知他不愿意,努努小嘴说:妈妈,走着太累了,你骑车带我和滑板一起去。小家伙懒意十足。
晚饭后,继续和他交流幼儿园生活,继续昨天交代他的话题:
“你有没有举手告诉老师,你会唱儿歌了。”
“没有。”
“为什么?”
“没有一个小朋友举手。”
“那你还会唱吗?”
“会。”
接着自己唱儿歌:“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又唱歌来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乐。”(比昨天熟练多了)
九点多赶回庐阳的家中,我问他喜欢吃幼儿园的饭吗?喜欢幼儿园吗?他说喜欢。接着跟着车上的音乐唱起歌。
木木入园这四天的生活,比我想象中的好太多,他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超乎我想象。比我强多了,我每换一个新工作环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舍不得以前的同事、朋友、领导。 女儿是很重感情的孩子,三年级从从庐阳转到瑶海,哭了很多次,快一年才适应。儿子比我母女俩坚强!
二、 女儿入园一周记
第一天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多云
雅宝宝今天2岁7个月29天,早上八点她被爸爸妈妈带到“腾翔早教幼儿园”的暑期班。妈妈给她选的是最好的暑期班,雅宝宝刚入园,就被园内可爱漂亮的装饰给吸引住了。等爸妈把她送到二楼给老师时, 她似乎意会到今天来这不是“玩”的,从没有离开过亲人的她,讨厌的想挣脱老师的怀抱。结果没有成功!
雅宝开始哭,她以为爸妈听到哭声会来抱她,因为以前都是这样,没想到老师向雅宝的爸妈挥挥手,爸妈走了,雅宝 拼命地哭“这是怎么回事?爸妈为什么把我送到这里,我一直都是个很乖的孩子!”
不知过了多久 哭累了,她休息一会,看其他小朋友做游戏。突然门被推开了,雅宝看见爸妈来了,她使出全身力气哭着跑向妈妈,边哭边说“咱下午别来了,咱下午别来了”在妈妈的怀里,雅宝觉得安全多了,她开 始留意起教室门前的鱼缸,看到好多鱼在游,雅宝开心地笑了。
吃过午饭到床上就睡一会,雅宝被妈妈喊醒了,虽然不情愿但雅宝还是起来了。雅雅虽然小,但她很乖,只要喊她起床,她立刻起,而且从来不哭。听到爸妈说还要送到上学,雅宝哭了,从家一直哭到学校,到学校门口不愿下车,结果还是被老师抱到教室。下午四点五十放学,雅爸爸心疼雅雅,四点就去教室看雅宝,他看见雅宝坐在椅子上面向门,抱着奶瓶喝口水哭一会,雅宝难过极了,此时奶瓶就是她的“亲人”。雅爸看到这一幕心里 酸酸的,提前把雅宝接走了,带她去公园玩了一圈。
晚上,雅爸向雅妈摊牌:雅雅太小,今年不让她入园,这暑期班也不上了,孩子哭的太可怜了。雅妈可不同意。
第二天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雅宝入园第二天,她大概知道了上学是什么意思,知道妈妈还会接她回家。但她也知道上学没在家里舒服,所以去上学的路上她还是哭,不想去。但一进了教室,看到玩具,看到小朋友做游戏她又忘了哭。雅爸雅妈去接雅宝时,她没有哭。爸妈放心多了。晚上妈妈教雅宝背《三字经》,雅宝很聪明,一晚学四句。
第三天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雅宝入园第三天,她还是不想去上学,上学路上哭了一会,到教室哭了一会,放学时见到妈妈接她,她开心地笑了,并和老师说再见。
第四天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多云
今天是雅宝入园第四天,上学的路上雅宝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不哭,老师喜欢我,别的小孩都哭,老师不喜欢。”雅宝真的没有哭,到了幼儿园自己拿着牌子上楼去跳舞。中午妈妈晚去了一会,雅宝宝在学校用的午餐,老 师说雅宝吃了好多饭。
下午上学路上她还是和妈妈说同样的话,看到女儿小小年纪就学着安慰自己,雅妈妈心里酸酸的。到了教室,雅宝宝坐到小椅子上她开始哭了,妈妈想去哄哄,没想到雅宝宝哭着对妈妈摆摆手说“妈妈您走吧,您走吧。”
雅宝宝不想离开妈妈,可妈妈又不会让她带走,此时看不见妈妈她好受些,所以她哭着让妈妈走。雅妈妈看到 这一幕,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是不是自己太狠心了?让这么小的孩子承受离别之苦?”
第五天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多云
今天是雅宝入园第五天,她上学时一点都没哭,到了学校门口还对妈妈说:“我今天没哭。”下午爸爸妈妈来接她时,老师说她午睡时哭了一会,因为今天是她第一次在学校午睡,她还不习惯。雅宝见到妈妈第一句话就问 “妈妈,你中午怎么没来接我?”说着眼泪就要出来,妈妈赶紧安慰她。妈妈也不愿孩子在学校午睡,老师说在学校吃饭午睡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雅妈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她知道老师说的不是很准确,但别的孩子都是这样做,怕别的孩子排斥雅宝。相信下周雅宝会在园内生活的更好。
后记(2012年7月13日晚): 每天接到哭泣的宝宝,我便带她出去玩,去她喜欢的地方,直到玩累了,笑着进入梦乡。夜里的梦话从“我要回家”到“妈妈早点来接我”再到“我们幼儿园也唱过这首歌”,脸上的笑容渐渐多起来,去幼儿园途中的哭声越来越弱。 我相信,终有一天她会挣脱我的怀抱,自己笑着跑进幼儿园;终有一天她会挣脱我的手,自己笑着去面对一切。
整理完儿子入园一周的生活,又翻看了女儿入园一周的生活,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转眼我也在奔四的路上,父母老了,儿女也慢慢长大,看到儿女想到父母,这一代代的亲子情,有多少不舍、心酸。都说:只有离不开孩子的父母,没有离不开父母的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