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小兜
古时候,有个秀才去集市上买柴。
他看见卖柴火的人,高喊:“荷薪者过来。”卖柴火的人没完全听明白秀才说的话,但他听到了“过来”两个字。于是,他把柴火挑到了秀才面前。
秀才问:“其价如何?”
卖柴火的挠了挠头,听到了“价”字,应该是问价格吧,于是他就说了价钱。
秀才又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其实秀才是在谈价钱,说柴火外面干,里面潮湿,这样的柴火烧起来容易冒浓烟且火焰小,想问他能不能把价格降低一些。
但因为卖柴火的人没听明白他说的话,就把柴火挑走了。
这个故事其实是体现了沟通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它会比古代更加重要。
卡耐基学院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就算是在技术为主导的行业,那些成功人士,专业能力其实只占成功原因的15%,更多的原因是他的情商,人际交往,领导力等“人类工程学”。
与人交往中,怎么快速有效地沟通,或者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可能是我们需要持续学习的一种能力。
今天,我将会分享人际交往中,很实用的三个小技巧。
1.直接说出希望对方做的事,而不是不希望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寄希望于人与人之间的“心有灵犀”,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最不靠谱。
我们自己有时候对于想要的东西都不清晰,别人怎么又能通过我们说的不希望,而明确知道我们的希望呢?
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总是喜欢玩手机。
“吃饭的时候。你就不能把你的手机放下来吗?”
说这句话的背后,我们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希望,希望孩子能放下手机。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如直接说:“我希望你吃饭的时候把手机放下来。”
这两种表达是不一样的,说不希望,往往是带着责备,批评的口气。这样容易引起对方的抵触心理,对方心里抵触,那我们的需求就不会被对方接纳。
两种表达是一个意思,但表达的效果很可能会不同。
2.说话说全,用“你”开头,用“我”结尾
生活中,我们容易说一半,就是把砖头抛出去了,却没有把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这两者的区别。
1.“你迟到了。”
1.“你迟到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
2.“每次和你吃饭,你都在玩手机,你是不是不乐意和我一起吃饭?”
2.“你和我吃饭的时候玩手机,给我的感觉是你和我待在一起很无聊。”
3.“你没有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
3.“你不遵守约定时,我觉得很失望,我对你的信任感也会降低。”
如果我们说话的时候只说了前面“你”的部分,那重心就在对方,这样容易让别人觉得我们在指责对方,激起对方的反抗心理。
而如果我们在后面加上自己的感受,那重心就回到了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对方对我们说的话才更容易感同身受。
3.比起表达“对不起”,我们更需要说“谢谢”
从小到大,一遇到自己做错的事情,我们就被教育要有礼貌,要承担责任,要为自己做错的事情道歉。
我们都很乖,遇事习惯说“对不起”。
很多时候,比起表达“对不起”,我们其实更需要说“谢谢”。
比如,把“对不起,我迟到了”换成“谢谢你耐心等我”;把“不好意思,打扰了”换成“谢谢你耐心听我说这些”;把“抱歉,我有些急躁”换成“谢谢你的理解”。
这两种表达是不一样的,前面的“对不起”,其实是把自己放在了“主角”位置,还同时提醒了对方,自己是“犯错者”。
而如果用后面表达“谢谢”的方式,那“主角”就是对方,表达了我们对别人的尊重。
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说“对不起”了,其实很难能直接用“谢谢”代替说“对不起”。那我们可以在说“对不起”之后,学会多表达对于对方的感谢。这样对方还是“主角”。
生活里,比起表达“对不起”,我们要记得多说“谢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