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多地赢来降雪,大家都沉浸在雪的世界里,赏雪景,堆雪人,闹雪花,无不开心快乐。
有多人喜欢雪是因为它洁白无瑕,掩盖了世间一切污秽。
有些人喜欢雪是因为让人间换新颜,有了别样的风景和体验。
虽然喜欢的缘由各有不同,但是,雪降人间。大家都是快乐的。
大家如是,普通人亦如此。
借此时机,我们再来看看著名诗人徐志摩眼中的雪究竟是怎样的。
1924年12月30日,一首《雪花的快乐》诞生于徐志摩笔下。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读罢诗人洋洋洒洒的文字,显然这是一首象征爱情的诗,但是我们似乎看到的不是雪,而是一个精灵:活泼、调皮、热情、纯粹。她在空中飞扬、旋转,一路寻觅就为了和伊人相依相守。
2
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24年12月30日,当时徐志摩正与王庚之妻陆小曼陷入初恋。1922年,徐志摩从英国回来以后,以王庚好友的身份成为王家的常客。王庚虽然抱得美人归,却不懂得悉心呵护。他是个工作狂,一心扑在工作上,只为加官进爵打拼,为军事事业奔忙。于是经常让徐志摩陪他妻子陆小曼解闷散心。陆小曼婚前是霓虹灯下舞台中央的夺目美人,婚后居家鲜出,她本就是那只众人瞩目的金凤凰,怎耐得住王庚长久藏金屋。
逐渐地,她寂寞、失落、忧伤。
此时,爱神光顾了,徐志摩重新点燃了她那颗沉寂的心。
徐志摩1920年9月24日到伦敦后,与林徽因相识相恋,相恋,然而林徽因再三考量了世俗伦常之后,从伦敦不辞而别,只将伤心痛苦留在剑桥。回国后又与梁启超长子梁思成订婚相恋。直到1922年8月15日回国,徐志摩的心都是属于林徽因的,他的情感都维系在林徽因身上。1924年,与陆小曼相识的时候,徐志摩正处于失恋中。
一个孤单寂寞,一个伤心痛苦。
一个是绝代佳人,一个是风流才俊。
郎才女貌,才子佳人。
更重要的是两颗需要抚慰的心给了彼此温暖和慰籍。
于是他们相恋了,哪怕陆小曼仍然是他人妻,哪怕道德纲教上说“朋友之妻不可欺”。
他们是如此般配,又如此需要,管不了三纲五常,也管不了道德伦理。
3
爱情是火热的,哪怕再冰冷的雪也能被融化。爱情是美好的。即使它朴素僵化,也能幻化成爱的精灵。
诗中,诗人将自己比拟成可爱的精灵,带着爱情的力量降落爱人的胸怀,和她一起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进彼此的生命力,从此相依。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雪花有些迷茫,只知道要认清方向,却不知身落何处,利用三个“飞扬”的时间来思考,寻觅。
恰此时,没有方向,没有牵绊,身心自然是潇洒的。一身轻松,毫无束缚。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边飞扬边思考……
从空中俯瞰整个大地,一片银白,白的山、白的河、白的森林、白的城市。噢,终于有了一些脉络了,先否定一些不想去的地方。冷漠的幽谷,无人问津,太过孤单。凄清的山麓,太荒凉,耐不住寂寞。要不去街上晃荡?不,此时街道正冷清,人们都躲在屋里取暖,去了只会增添惆怅。
继续飞吧,飞吧,继续想吧,想吧……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经过一路思考,我终于想出答案了。想知道是哪里吗?不,偏不告诉你。只告诉你我要去那“清幽的住处”,等候一个人。等她做什么?请跟随我的脚步,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看,她来了,带着朱砂梅的清香。想必她刚赏完梅,从梅花树下穿过的时候,几朵调皮的梅花藏进了她的衣领。
闻。多香啊!
伊人翘首,步步颦婷。
好美呀!
我情不自禁想要粘在她的衣领上。顺势落入她柔波似的胸怀,一点点消融,与她融为一体,感受她的温暖,细闻她的馨香。
快乐的雪花渐次经历了迷茫疑惑、清除障碍、终落美人怀三个过程。
4
这其实也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故事的三个过程。徐志摩刚开始爱上陆小曼是迷茫的,他不知道爱上朋友妻到底是对是错,身为王庚的朋友,他不该如此背叛和羞辱朋友;作为文化名人,他不能不顾及社会各界的舆论;作为一个浪漫的自由主义诗人,他又不得不遵从自己的内心,追求发自内心的圣洁的爱情。边走边看吧,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疑惑都会明了。
果然,恋情一公开,社会各界都纷纷指责他们这段非同寻常的爱情。陆小曼丈夫王庚,陆小曼封建传统的父母就给了他不小的压力。
在他们的爱情遭受四面楚歌的时候,他因到欧洲探访泰戈尔,一路上创作了《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做歌》《庐山石工歌》《在哀克刹脱前》等一些列沿途见闻的诗作,同时也为与陆小曼一对黄鹂苦争春、两地相思的爱情创作了《难得》《决断》《翡冷翠的一夜》等脍炙人口的诗。
不,这些反对的声音我都不想听,我要排除一切杂念,来守护我的爱情。
即使粉身碎骨,我也要同挚爱在一起。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排除万难,在北京北海公园图书馆举行了婚礼,诗人一片冰心的爱情终于落入了美人怀。
5
这又有何尝不是徐志摩爱情之路的履历。
1915年10月29日,年少轻狂,不谙世事的徐志摩成父母媒妁之言在故乡海宁硖石与张幼仪成婚,从此系上烦恼结。虽然已经结婚,可是他的内心却依然不懂什么叫爱情,在他的内心里爱情依然是空白的,他没有真切的爱情的体验,虽然身体属于张幼仪,可是灵魂和情感却是自由的,依然可以找寻爱情,寻找真爱。
婚定礼俗,情归何处?
诗人一片迷茫。
当徐志摩1918年8月14日离沪赴美留学,依次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王家学院求学之后,西方先进的文明思想像一汪清泉洗涤了他混沌的心,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内心,也明白和张幼仪的婚姻只是一场错爱。既然是错爱,那就剪断它吧,于是1922年3月,徐志摩和张幼仪在德国柏林协议离婚。
他以为他和张幼仪离婚获得自由身,就能清除他与林徽因之间的障碍,他以为他与林徽因的爱情就是他想要的爱情,一起泛舟康河,一起谈政品诗,你弹奏一曲贝多芬的《小夜曲》,我来应和诵读一首济慈的《夜莺》。
一对神仙眷侣。实在是美哉!
岂不知,这场刻骨铭心的爱情终究敌不过传统道德伦常,无疾而终,美丽芬芳的爱情之花永远定格在了柔柔的康桥之上,慢慢地云淡风轻。“轻轻地,我走了……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张幼仪不是他心仪的女人,林徽因虽是心仪之人却又弃他而去,既然二者都是错爱,那就随他而去吧。重新找寻新的方向。
爱情终究没有辜负徐志摩为其倾其一生的奋斗和努力,因缘际会,幸运之神让他认识了风华绝代、诗书绘画才情满满的陆小曼,并冲破重重阻力,最终和陆小曼携手人生。短暂的生命中,陆小曼成了他情感的最终归宿。
他曾给老师梁启超的信中说到:"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是幸运的,在他生命即将完结的后半生终于寻到了灵魂的伴侣,满足了他对爱情的所有想象和渴望,尽管最后是带着对陆小曼深深的失望而离开这个世界的。
6
雪花一般的精灵何尝不是诗人徐志摩的化身。 雪花的快乐何尝不是徐志摩的快乐。他一生简单、纯粹、真诚,永远像孩子一般天真和充满灵性,永远像孩子一样快乐。
林徽因1931年12月7日,徐志摩遇难半个月后,北京《晨报.副刊》上登载了林徽因的《悼徐摩》:
......
志摩的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对艺术欣赏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全是难能可贵到极点。他站在雨中等虹,他甘冒社会的大不韪争他的恋爱自由;他坐曲折的火车到乡间去拜哈岱,他抛弃博士一类的引诱卷了书包到英国,只为要拜罗素做老师,他为了一种特异的境遇,一时特异的感动,从此在生命途中冒险,从此抛弃所有的旧业,只是尝试写几行新诗——这几年新诗尝试的运命并不太令人踊跃,冷嘲热骂只是家常便饭——他常能走几里路去采几茎花,费许多周折去看一个朋友说两句话;这些,还有许多,都不是我们寻常能够轻易了解的神秘。我说神秘,其实竟许是傻,是痴!事实上他只是比我们认真,虔诚到傻气,到痴!他愉快起来他的快乐的翅膀可以碰得到天,他忧伤起来,他的悲戚是深得没有底。寻常评价的衡量在他手里失了效用,利害轻重他自有他的看法,纯是艺术的情感的脱离寻常的原则,所以往常人常听到朋友们说到他总爱带着嗟叹的口吻说:“那是志摩,你又有什么法子!”他真的是个怪人么?朋友们,不,一点都不是,他只是比我们近情,比我们热诚,比我们天真,比我们对万物都更有信仰,对神,对人,对灵,对自然,对艺术!
......
在徐志摩好友韩湘眉小女儿的眼中,"只有志摩可同时做祖、父、孙三代的朋友。"可想见,他心胸开阔,性格活泼开朗。
作为诗人,他是浪漫的,作为人本身,他又是纯粹的.他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任凭自己的思想自由生长,孩童般的天真早就了他的灵性,也浸润了他的一首首像精灵一样的诗。
诗人徐志摩像一朵美丽的雪花,晶莹纯净,一路洋洋洒洒,却短暂而惊艳,把爱、自由和浪漫留给了我们,他却转身离去......
在这寒冬腊月里,诗人已经飞天远走了,但是他快乐的雪花依然下遍大江南北,在空中飞扬、飞扬、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