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牙”是一个熟悉的词,确是一个抽象的人。看罢《假牙诗集——我的青春小鸟》,意犹未尽,似懂非懂,“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的歌曲,萦绕在耳际。人生没点三观尽毁,思维错乱,总会感觉少点什么吧。假牙可能是典型压抑后的喷发,不然怎会有这样无厘头的诗集出现。读文字时,习惯性会在头脑中衍生出画面感,可这诗集纵然你全神贯注,有时却也无从获取画面。我想:有些诗只有作者懂,有些事只有经历的人才懂,有些东西只能当它到来的时刻我们才会懂。
一、撕开书的第一感觉,哇,书竟然可以这样设计。
“产品为王,工匠精神”的时代,这本书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封面就是一小学生画的一小鸟,几个废了很大力气才能拼凑一起的文字,一个全是作文格子的图作为封底,谁看到都有种亲切感。封底就是五线谱效果图,更给人视觉冲击。症状、警告、治疗又在玩互联网的套路了,处处都有套路,里面全是牛皮纸似的旧感觉,书的质地很好,拿着绝不想弄坏。拍点图展示下:
二、读到诗的那一刹那,咦,作者到底是个什么人。
人人求网红,事事抢眼球,全都想上位的时候,作者却以“假牙”的名字出现,让无限的遐想。读诗的过程一直在思考,这个作者究竟是个什么人:如果她是个女人,应该不会这么污;如果他是个男人,应该没这么细腻;如果是个老人,应该不会取名《青春小屌》;如果是个少年,文字应该不会那么糙。没有一个特定的角色能定位,问了度娘发现其资料几乎没有。只知是马来西亚诗人,没更多了……留下了大写的一万脸懵逼给所有读者。剧透几首吧:
三、回味它的这一时刻,嗯,什么又是真正对的呢。
有一个人如果说完全看懂了假牙的诗,我觉得那就是吹牛比,因为他自己可能有时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写,要写什么。德云社的相声中说到,对春联格式“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标准能给人清晰和简便,都选择标准模式时,无厘头的诗何尝不是一种好选择。书看罢就是告诉我们,写诗也可随意,看似不是诗的诗可能是最好的诗。书的最后一页留给每一位读者空白页,不说,上图:
人要活出自己的样子,做别人太累,做自己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