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译文:达到空明的极致,没有身体的束缚,虚空渺茫;安守自己的内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冥然静默。万物复杂众多,我静观其循环往复。万物虽然繁多,各自回归根本;回到根本就是静,静就是回归性命,回归性命就是自然,把握自然就是明理。不知道自然的规律,擅自行动就可能导致灾难。把握自然就能容纳万物,能容万物就可以做到公平,做到了公平就可以守全,守全就可以洞察天地,洞察天地就可以接近道,遵道而行就能持久,终身不会遭到危害。
观复:宇宙从始点运行到每一个“我”的整体过程可以被看成是一条逻辑轨迹,可以称之为“根我”;而每一个“我”反溯至宇宙始点也可以被看作是一条逻辑轨迹,可以称之为“我根”。轨迹“我根”与轨迹“根我”若能够重合起来就可以说达到了“观复”的目标。
如果人能在逻辑上完成“我根”的轨迹,又能够再在这个基础上完成“根我”的轨迹,就可以叫作“复命”。“命”指的是宇宙的“根我”的轨迹,也可以称之为“始终”的轨迹。宇宙的运行在逻辑上就只有“始终”(命)一种方向。然而,人的逻辑却可以在“始终”的轨迹上反反复复。如此反复不但能使人找到宇宙始点,还能最终认识到宇宙整体的情状。
冥想与观复
冥想一词,极易误导并误解,绝大多数的冥想修行者都错以为冥想就一定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在静思或静悟些什么,其实冥想的真实含义并非如此。“冥想”如同“命运”一样实际上是由不同的二个字所构成的,“命运”指的是先天之命+后天之运之总和,“冥想”就应是冥+想的合体。在这里,老子对冥想有了很深刻、很本质的解释,冥就是致虚极,《庄子》至道之精,窈窈冥冥;想就是守静笃,安守内心,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窈窈冥冥:是指无视无听,不是真的闭目、塞听,而是说不要妄视、妄听。对外界瞬息万变、五光十色、影响身心的事物,不能执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一切按“道”任其自然流转,抱神以静。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这是一种“意守”,守的就是静,由虚至静,静的极致不是死寂,而是一阳复始,生命初萌,开始一个“根我”的过程。
在开始冥想的时候,人的脑袋里面常有“瀑布流”,如同万物并作,杂念丛生。在这个时候,就是把握一个点,观其往复,在这里有两层含义,在开始的时候,静观念头的生灭;到能安守内心的时候,开始“我根”的过程,有本体的我融入天地,直至天人合一。
能做到天人合一的时候,就可以称之为静笃,能够静笃,就回归到了性命本身。
这个过程很像是一个超级手电筒,原来光很散,四处照着,范围很大很广,你必须慢慢地调节,逐渐地收小,最后缩小到只照到一个点。光芒散射时,很多东西看不清楚,当光束被聚集成点的时候,一些原来模糊细微的东西就都可以被照的到,可以看清楚。这就是返观身体。
这个聚光再散光的过程就是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