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辽足,愿早日再见
缘分已尽,中超与辽足“恩断义绝”。
不是造化弄人,因为早有预料,所以当这一刻、这一天来临,似有哀莫大于心死之感。
难得一见,辽宁足坛名宿集体失声,给出“不观看、不评论”的观点,第一次,降级在辽宁的大地上没有引起太多波澜,反而让大家有种释然的心境,毕竟辽足欠债太多,降级是对自己的解脱,是对优胜劣汰的中超联赛最客观的交代。
只是这一结果苦了辽足球迷。“当你一无所有,我将是你最后一件行李”,简简单单几字,让人动容,体现一种情怀。这时,耳边响起辽足俱乐部老总黄雁年年慷慨陈词“我们要换个活法”,多么讽刺,球迷的一腔热血,球员的踌躇满志,“换来”的却是过往几个赛季在中超赛场的苟延残喘,以及明年在中甲赛场的负心违愿。
算上此次,辽足第三次沦落到次级别联赛中。1995年,辽足青黄不接,姜峰、于明等老队员无法承受各队青年才俊的冲击,辽足遗憾掉级。那时,全国球迷都是辽足的拥趸,期盼着这个频繁为国字号球队输送人才的王者之师快速回归。3年,等待的过程虽然漫长,但辽足、国足收获了肇俊哲、李铁、曲圣卿、李金羽、张玉宁……。2008年,辽足困于主力各奔东西,年轻球员未能及时跟上,于是流浪中甲。但好在,于汉超、杨旭迅速成长,辽足只在中甲徘徊一年重新回归。辽足冲超后,一系列赞赏扑面而来:资质平平的球员经辽足打磨会成为栋梁之材,濒临退役的球员在辽足迎来职业生涯第二春,天赋异禀的孩子迟早会成为中超标王,也是在这个时间节点,资本的独特嗅觉嗅到了辽足的人才。于是我们看到几年后辽足总在转会市场成为被争相报道的对象。
5000万、6000万、7000万、1亿2000万……一串串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是称赞也是讽刺。
都说在金元当道的中超联赛中,辽足是输给了钱。其实辽足哪里缺钱?用只要回报不愿付出来总结更准确。看看其他中超俱乐部,投入七八亿属于常态,辽足呢?他们向相关部门要政策,四处哭穷,违背足球发展规律,结果自食其果。
客观地说,中超版图无辽足总是一种情感缺失,要知道无论是十连冠期间还是辽小虎时代,抑或之后个别几个赛季,辽足都是给了全国球迷无限荣誉感与满足感,这个省份的足球像这个省份的人一样,豪爽、霸气、刚毅、不屈,我们的国足仰仗辽宁足球人,中超各豪强的中流砥柱也是辽宁足球人,无辽足,有瑕疵。但这一次辽足需要多久涅槃重生?作为报道辽足近十年的笔者,脑中闪现“未来在哪里”几个字。因为辽足的青训已今非昔比,好苗子早早被外省买走,好教练远走他乡,新生力量成长起来需要时日,在沈阳打造足球之都的背景下,一系列不乐观的事实就像个大大的讽刺。我们相信流血、流汗、不流泪的老辽足传统依旧在,但我们对俱乐部的经营态度模棱两可。如果俱乐部把足球当成科学看待,用心经营,也许辽足回归那天也是辽宁足球再造荣耀的另一个时间节点。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