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错,并不一定都是错,也有可能对。但要付出代价。这个环节就是摸索着找答案。积累了背景,是薄发的引擎。
捷径,是提高工作效率。思考是加快试错的过程,降低成本。用什么模式思考?试错模式?捷径模式?地图模式?导航模式?直显模式?不同的模式就是不同的思维层次。拿到的答案不一样。
之前听身心灵课,经常说“放下头脑”,然后自我催眠,现在看来也是一种逃避。底层逻辑没弄通,问题再出现依然走不通。这节课让我意识到,思考也是需要方法的,没有方法的思考就是胡思乱想。老师给了地理寻径思维,就是一种认知的思维。
我前3节课感悟到,要对自己的行业进行全面认知,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寻找一些关于行业地图的书。这次我又意识到,这个思维出了可以运用在行业的知识地图,也可以把这个认知迁移到日常处理事物上。比如,我们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推进,要处理,事物的安排上,如果是来一件事处理一件事,应付事物,就是试错模式。如果是把要做的事分待办事项,记录下来已经到了捷径,如果再根据事物的优先级,把事物按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分成四个象限,按优先级完成,这里就是捷径2.0。如果把年度工作对着年度计划,挂图作战,把控进度就是地图。如果有明确目标哪个指标、哪个考核要完成到什么,有了目标,再选用提高效果捷径工具,选择最优解决方案就是导航。所以,这就是一种认知思维。在不同的层级,看到不一样的答案。
现在工作的现状是,自从有了微信、钉钉这种即时聊天工具,每天的信息量超大。即便前一周,前一天规划了工作计划,你总是会被各种其他事务打扰和中断。我统计了一下,就昨天一个上午各种消息群发来要处理的有10件事,除了单聊信息,各种工作群居然有100多个,当然这里包括了已经不用的,常用被我置顶每天要关注的也有10个。为什么会有那么工作群,因为之前一直提倡组织机构扁平化,信息快速传达,可是带来的弊端是,明明原本可以在各个级别过滤和处理的信息,一股脑全一捅到底。事情一多,大家比得不是如何做是正确的,而变成如何更快速完成,找的捷径工具一位提高效率,不管对错,细节。
如何让捷径的工具服务于正确的方向?不然方向错误,效率越高,里目的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