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片面地以为边界是一种限制,现在才意识到有边界地生活才是最大的幸福。
随着岁月变迁,通过学习和修行,这几年对自我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
回顾过往,成年以后一直生活在内在空洞的恐惧之中,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别人对我不够好,即使同处了四年的大学同寝,当时内心也会有距离感,觉得不是我想象那样的亲密。工作以后,也会觉得同事对我不够好,领导的评价有偏袒。家庭生活中,就更不用说了,时常会计较,我是不是做多了,我有没有吃亏。
空洞感向外投射,会追求自以为有价值的事物,却不知道追求它的底线在哪里,会一味地觉得“好就要有”,“多多益善”;与人交往,害怕别人吃亏,别人吃亏觉得没面子,更怕自己吃亏,自己吃亏不值得。做事追求快速,完成任务为目的,人际互动中首先考虑“我怎样能方便”,当然必须考虑“从我的角度看对方是方便的”。
我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就看不见对方的边界在哪里。
追本溯源是童年期的无助感,背后没有支持的力量,久而久之形成“对外物占有”就是自我和个人价值。
亲密关系中,因为守不住自己的边界,关系深入不下去;即使深入了也长久不了。
亲子关系里,父母中心感缺乏、把握不住边界,让孩子处于惶恐之中不能放松。
体会到这些,觉得重建边界是人生幸福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