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一个上幼儿园的儿子讲清楚什么是死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是今年4月份,儿子的外祖爷爷生重病,儿子和他妈妈一起请假回老家医院看望,后来过了几个月,80多岁的外祖爷爷去世了。
我们谈起这件事的时候,儿子总是会问“外祖爷爷怎么死了呢?为什么会死呢?死了之后去哪儿了呢?”,我每次总是被问得一脸茫然,我该如何解释呢,如何解释可以让一个5岁多的孩子听懂呢......
我和儿子说,外祖爷爷不是老了吗,老了他就生病了,肚子里的东西坏了,最后人就会没有了呼吸,那就是死了......
儿子又惊异地问我,“是不是我们每个人以后老了都会死啊?”
我看着他脸上有了很不高兴的表情,着急地等着我的回答。
我轻声地告诉他:“是的,每个人老了都会死的。”
他低着头不再回答我,一脸要哭的样子。
我记得小的时候,父母都是尽量避免在家里谈及“死”这个词的。想必很多中国的家庭都是如此的。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中,谈论“死亡”更像是一种禁忌,认为这会给人带来厄运。
但是,在孩子眼中,家长越是回避的问题孩子就越觉得好奇,越想知道答案:心爱的宠物狗生病了,再也不能汪汪叫唤;在街头或电视中,看到遭遇车祸或者火灾的人,满脸鲜血,再也站不起来;我们在谈论某个公众人物去世的新闻......
这样的场景或者画面,孩子无法避免,尤其是每个家庭,终有长辈会驾鹤西去的一天。
我们的困惑,与我们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死亡教育不无关系。
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我们自然而然的继承了父辈的衣钵——孩子做坏事时,习惯于吓唬孩子:“你不怕死吗,有本事就去吧!”孩子没有胆量挑战带有危险但有意义的事情时,我们就刺激孩子:“别瞻前顾后,死不了的!”这等于潜意识里告诉孩子,生命没那么可贵。孩子如果在话语中提到了“死亡”,我们像父辈一样马上阻止,用“你懂啥?”让孩子觉得“死亡”不能提及。
据了解,在欧美国家,死亡教育则相对理性、科学。尤其是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死亡教育已成为学校的一门常规课程。
美国家长对孩子的询问,回答往往更直接、干脆,他们不会利用传说中的天堂、地狱解释死亡,觉得这是一时的敷衍。如果那样,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会陷入更深的无所适从中。
因此,我们父母首先要正确认识“死亡”,才能帮助孩子确立对待死亡的正确观念。
给孩子如何谈论死亡?有几个关键的原则:直面问题,毋需回避;既要做到科学上的客观,也要做到情感上的客观。
首先,我们父母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孩子形成对“死亡”的初步认识。如,心爱的玩具坏了,告诉孩子这是玩具的“死亡”;树木枯萎了,这是植物的“死亡”。
另外,要侧重“生命诚可贵”和“安全第一”的引导。我们要告诉孩子:死亡是正常的,也是危险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自己的生命。再进行交通安全、用水用电安全教育,传授降低危险的技巧,增强孩子保护生命的能力。
我们应该对孩子说,我们都会老去,老去并不可怕,人活到一定岁数都会去世。但是,我们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每天最终都会变成珍贵的回忆留在我们心底,这份回忆让我们无论在哪里,都依然在一起。我们要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
fami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