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搭建知识体系,许多人就想着要多读书。读书没错,那读什么书呢?找书单,最受欢迎的好书,某领域必读的20本书等等。
但其实一本本书读下来,我们除了会获取很多新的知识点以外,这对于了解一个领域是有很大的好处。但是,读书学习知识本就带有较大的枯燥感,除非找到求知的乐趣,否则很难坚持下来。
换个角度,不要只是一本一本书去读,以读书的数量来定义自己的收获。可以从问题出发,这样不仅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种求知解密的感觉,同时这也会让自己围绕一个主题不断深入探索,短期内形成对某一方面十分深入的认知。
思考的问题多了,这一套逻辑不断重复修正增强,对自己的认知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我们来细说具体应该如何做。PS:这套方法来自古典老师《跃迁》这本书的第三章内容,我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了新的解读。
方法概括描述就是:以问题为导向,为思考解决这个问题,以写一本书的方式去构建自己的框架。然后据此去寻找信息的源头,去吸收知识,生成自己的知识积木,并和更多厉害的人产生链接,有更多知识积木的出现,进而完成书籍的“撰写”。(当然,写书只是个比喻,实则是构建起自己脑海中针对某一细小领域的知识体系)
第一步:提出问题:相关性和感兴趣。
相关性:是和自己有关联,工作、生活现状、某种所处阶段的状态。
感兴趣:则是和自己的好奇心有关,让我们更加广阔地去看这个世界。
针对问题,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比如这个问题,可能前人已经有比较详实地回答,最简单地可以从知乎、百度、谷歌等搜索中进行查找,但查找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被大量无关信息带偏。
第二步:寻找信息源头
在这些基础之上,如果还是不能很好地了解清楚,那就去进一步寻找信息的源头,从一手资料进行自我解读。我们平时所遇到的信息很多都是二三四手资料,读起来也许很轻松,但其实所涵盖的信息量十分有限,且加入了许多作者自己的解读。
如果想要更好地进行获取属于自己的知识,就需要从最原始的资源入手,进行属于自己的思考、总结和归纳。
第三步:打磨自己的知识积木
许多知识都是一句、两句话,和别人进行沟通时,无法形成有价值的输出,可以将其进行总结,形成类似乐高积木一样的“知识积木”,一块块可以自由搭建,而且还可以和别人进行交换,联机获取他人脑子中最新的知识。
第四步:进行知识的输出
只是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把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输出才行。因为需要输出,所以会在某种程度上要求人们认真去思考,并积极去寻找答案。而且这个过程其实可以兑换价值,让更多人知道你在这部分是有价值有能力 。只是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