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志鹏
几年前就曾读过《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初步了解到“个人成功”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公众成功”的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己知彼和统合综效,以及不断学习更新的重要性。前几天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20周年纪念版,发现有不少内容更新,于是买回来重新学习,花了一天时间,对书中内容进行梳理,并绘制成一副思维导图。
基本概念
读书的时候,我比较喜欢搞清楚书里面的基础概念,这样便于理解接下来的文章内容。
1 习惯
习惯是意愿、知识和技巧的最大公约数。知识是做什么;技巧是如何做;意愿是如何做。这和乔布斯使用的“黄金圈法则”如出一辙。Why、What、How。我的万能计划模版也是按照这个模型来设计的。习惯是我们遇事以后自动化的反映,更是刻意训练的结果。
2 成长三层次
一个成熟的人的成长会经历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
有人说当下的社会“巨婴”遍地,看了书中的定才明白,确是如此。
1、依赖期:围绕着“你”这个观念——你照顾我;你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事情若有差错,我便怪罪于你。
2、独立期:着眼于“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
3、互赖期:从“我们”的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主、合作、统合综效,共创伟大前程。
不难看出,把自己的成败归结于外在环境,让他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是典型不成熟的表现。只有当“我”是“我”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了,才能真正走向以“我们”为中心的互赖期,“人”字的结构,一撇一捺,即是独立的“我”,也是彼此相互支撑“我们”,一个团队中真正独立的“我”越多,这个团队的“我们”就越强大。
3 效能
效能就是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
书中《鹅与金蛋》的故事很生动的诠释了产出和产能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说处处与效能相关。要平衡的有物质方面工具与产品之间关系;金融方面本金与利息之间的关系;人力方面诸如亲子关系与管教结果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关键,容我后面再讲。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个人愿景的原则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和价值观,而不是根据情绪和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变革的催生剂,他们放弃 被动的受害者的角色,不自卑,不怨怼,发扬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知、良知、想像力和自主意志,积极主动,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
读到这一章,发现和我上过的“教练技术课程”讲的一样,在黄荣华老师的著作《人本教练》一书中也提到“人的终极自由”,其中九点领导力之“激情”的因、道、术就是:真我价值、自由选择和活出真我。两个作者都强调:人生是有选择的,为自己的选择百分百负责任。
这种选择是主动的,是基于想象力、良知、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志的。这种选择不是被动的。
我们取得积极主动的方法有:采取主动的行动;通过语言发现分析自己的思维模式,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及时调整;关注扩大自己的影响圈,做出承诺,信守承诺。
习惯二:以终为始 自我领导的原则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专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创造出一种文化。
以终为始,不忘初心,以自己的人生目标衡量一切,以自己的价值观为原则决定自己的未来和生活重心,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以终为始,需要我们利用想象力对未来愿景进行构想,在心中不断演练,直到让那个美好的画面清晰看见,这画面就如同思维导图的中心图,无论你如何向四周扩散,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的,即使有天你偏航转向了,也知道如何回到原点,重新出发。
以终为始,需要确认自己在这个画面中的角色,并且将这个愿景转化成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愿景是空洞的,没有愿景的目标是盲目的。有了清晰的目标,接下来的习惯才有真正的意义。
习惯三:要事第一 自我管理的原则
要事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和时间。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及组织均针对要事而 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
先做重要的事情,大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问题是不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书中提了一个非常好用的思维工具重要紧急四象限法则,让我们可以厘清哪些是重要哪些紧急的事情,在里面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一直都是在处理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的时候,就需要反思一下下,是不是自己的工作规划安排的提前量不够,才导致自己一直处在“救火队员”的角色上。只有把提前重要的事情处理好,才不会有大量的紧急的事情出现。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管理的核心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核心是时间管理。本书的作者柯维在书中也和大家分享了他的第四代时间管理的流程:首先确认角色、然后选择目标,接着安排进度,最后是每天调整。这个和另外一个思维工具PDCA管理循环很像。
书中还提到了提高时效的办法就是:授权。而授权的关键一是充分信任,二是明确要求,可用资源,检测标准以及奖惩制度。两者缺一不可。
习惯四:双赢思维 人际领导的原则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争取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 己利人(输赢)。工作伙伴或家庭成员则更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求协助对方找到互惠的 解决方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有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双赢思维是一切长期合作的基础,双赢思维不是零和博弈,不是你输我赢,是一种心态,一种价值取向。
双赢源自一个人的气度,把考虑的范围突破到“我”以外,从“我赢”到“共赢”。双赢的内在是尊重,尊重他人,就不强迫他人,尊重自己,就不会把自己变成依附。大多数时候,问题都源自系统,而非人。双赢需要体谅别人的差别,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他人着想。认清问题的关键和彼此的顾虑,通过协商探寻可能性,寻求可以共同接受的结果。
习惯五:知彼解己 同理心交流的原则
当我们舍弃焦躁心,改以同情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和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诚面对,双方相互的了解也就更加顺畅自然。彼此需要仁慈心;知己需要勇气,能平衡,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这里的知彼解己不同于孙子兵法里面所讲的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两者的出心不一样,要达成的结果也不一样。
这里的知彼解己,是源自自己内心的欣赏之爱,欣赏他人的优点,接纳对方的这个人。是先了解他人,再争取对方了解自己。
做到知彼解己,有效的方法是:以同理之心去聆听,感知对方,理解对方。无效的方法是:价值评判、刨根问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你只要把你的真实的感受如实反馈即可。
习惯六:统合综效 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采取远胜过个人之见的第三种方案。这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彼此理解,甚至 是称许、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智慧。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基础,能使整体获得1+1>2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 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1或1/2),也不仅止于合作(1+1=2),追求的是创造式的合作(1+1=3或更 多)。
统合综效的典范就是“大自然”,既有参天大树,也有小草青苔;既有刺骨寒冬,也有如火盛夏。
做到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一是重视个体的不同,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智能以及每个人眼中不同的世界;二是遇见不同意见时,觉得必有奥妙,值得进一步了解,因为不同才有价值。
做到统合综效的方法是:尊重差异、博采众长、化阻为助、注重个体。
习惯七:不断更新 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
不断更新谈的是,如何在四个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个人及组织而言,不断地更新及不断地改善,使之不致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路径。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不断更新是一个不断学习、坚持、实践到再学习、再坚持、再实践的螺旋上升的过程。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做好。《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值得反复研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值得我们反复实践,直到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备注:本文七个习惯的阴影部分引自史蒂夫.柯维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您好,我是思维导图实战派_汪志鹏,2018年,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帮助一万个高效学习爱好者:“掌握思维导图技能➡️并能够实战运用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文章持续更新,期待您的:关注、支持、评论、转发。
往期简书首页推荐文章:
1、初学者,如何将思维导图学好并运用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2、教会你用思维导图有创意的解决问题
3、学渣逆袭,这样做你也可以牢记古诗词
4、思维导图|来,让我们对2017做个规划吧
欢迎大家加入由本人发起的各项主题活动:
1、思维导图 百图绘制计划
百图绘制,实战践行,开始思维导图精进之旅。
2、用以致学 百书研读计划
以书为径,去探寻心中的诗和远方。
3、育人 遇自己
以文为证,纪录自己一个个真实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