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申二、配【謂若說有分別影像、即是此中毘缽舍那品。若說無分別影像、即是此中奢摩他品。若說事邊際性、即是此中一切事真實事。若說所作成辦、即是此中因果相屬事。】 「謂若說有分別影像,即是此中毘缽舍那品」,前面這一段的解釋這個意思就是說;若是這個修行人在修觀的時候,他在所緣境上,這所緣境的影像上有各式各樣的分別,如理作意,「即是此中毘缽舍那品」,這就是觀的這一類的。「若說無分別影像,即是此中奢摩他品」,若是這位修行人的時候,他在所緣境的影像上無分別住,若這樣修止的時候,「即是此中奢摩他品」,就是四種遍滿所緣境事裡面的「奢摩他品」。 「若說事邊際性,即是此中一切事真實事」,如果你這修行人這個所緣境屬於「事邊際性」,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十二處、或者十八界這個「事邊際性」為所緣境的時候,就是「此中的一切事真實事」這一句話,就是「事邊際」了。「若說所作成辦」,「即是此中因果相屬」的這件事,這個「果」是不能獨立的,它一定是屬於「因」,由因而得果,所以是「相屬」;這因也是屬於果的,因為這件事我這樣用功修行我能得「果」、我才修「因」;如果無所得白辛苦,那我不做這件事,所以「因果」是「相屬」的。那麼這就是「所作成辦」這一類的所緣境了。巳二、引教(分二科) 午一、證(分二科) 未一、契經(分二科) 申一、指說【如佛世尊曾為長老頡隸伐多,說如是義。】 前面這是「辨相」,這說明「遍滿所緣境事」的相貌,說完了。現在第二科是「引教」,就是引聖教,引佛說的法語來證明,來成立這件事情。就是你這麼說,你根據什麼說的呢?就是這句話;所以彌勒菩薩引佛說的話來作證明。分二科,第一科是「證」,分二科,第一科是「契經」,引契經上的話,分二科,第一科「指說」。 「如佛世尊曾為長老頡隸伐多」;前面說這「遍滿所緣境事」是有根據的,什麼根據呢?「如佛」就像佛,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曾為長老頡隸伐多說如是義」,給這位長老宣說過這個「遍滿所緣境事」的,說過的。 這個「頡隸伐多」翻到中國話翻作「遇時」;遭遇的「遇」,時間的「時」。那麼這個話那也就可以解釋,他遇見佛出世了那麼叫「遇時」,這麼解釋。 「說如是義」這句話是總說的。下邊第二科就是「顯義」,分二科,第一科「頡隸伐多問」。申二、顯義(分二科) 酉一、頡隸伐多問【曾聞長老頡隸伐多問世尊言:大德!諸有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所緣安住其心。為何於緣安住其心?云何於緣安住其心?齊何名為心善安住?】 「曾聞長老頡隸伐多問世尊言:大德」,稱佛為「大德」。「諸有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所緣安住其心」,「諸有苾芻」,就是有很多的苾芻他不懈怠,他很精進的修止觀的這種行,修這樣的勝行、殊勝的修行。「是瑜伽師能於所緣安住其心」說這位修觀行的人就叫做「瑜伽師」,瑜伽就翻個「相應」,用中國話說就是「禪師」;這位禪師「能於所緣安住其心」,他選擇了一個所緣境,把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他能這樣做,安住在這裡不動。 「為何於緣安住其心?」這底下提出問題,就是頡隸伐多長老就提出問題。說「為何於緣安住其心?」他為什麼他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安住其心呢?他的目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問題。「云何於緣安住其心?」怎麼樣在所緣境上安住其心呢?就是安住心的方法;前面這個問題是指你的目的,你希望…,你做這件事你有什麼希望?現在是第二個問題「云何於緣安住其心?」怎麼樣在所緣境上安住你的心不動?不動亂,這是方法,安心的方法。「齊何名為心善安住?」這個「齊」就是到什麼地方停下來,他「安住其心」到了什麼程度的時候才算是「心善安住」呢?這就是最後成功了的相貌,這樣意思,這提出三個問題。酉二、佛告(分二科) 戌一、讚問許說【佛告長老頡隸伐多:善哉!善哉!汝今善能問如是義。汝今諦聽極善思惟;吾當為汝宣說開示。】 這是第二科是「佛告」,就是佛開示。這個照道理說,我們也應該想得到這裡,出家人放棄了世間的欲來到佛法裡面修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會應該很明白的告訴怎麼修行,應該有這件事的,應該是這樣子;不是說是我請你來做…,我有銀行請你來做職員,你來了我不告訴你做什麼事情,有這回事嗎?不應該是這樣子。現在這《瑜伽師地論》就是解答這個問題。 「佛告長老頡隸伐多:善哉!善哉!」唉呀!你提出這個問題太好了!太好了!「汝今善能問如是義」,你現在很好,能夠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非常有功德的。「汝今諦聽極善思惟」,你現在要注意聽,聽完了以後你心裡面要「極善思惟」,盡其所能的去專精思惟佛說的道理,「極善思惟」;聽完不能就算了,不可以,你還要再思惟的。「吾當為汝宣說開示」,我會給你宣說這個修行的大義,叫作「宣說」;「開示」就再詳細的解釋。 的確是應該這樣,我們讀這個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人完全沒有明白什麼佛法,佛就這樣講,你能聽得懂嗎?所以這個事情的確我們想得到,佛說法的時候應該是很容易明白的,應該是這麼說的。(201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