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对每个人来说有不同的定义。有的人把朋友圈当做自己的名片,只会发高大上和各种正能量的照片;而有一部分人总是活得那么洒脱,朋友圈分享自己生活的点滴,无关好坏。
两年前才开始有微信,可那时候可能朋友圈都不知道怎么发。大一大二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口语培训课程。我依然记得那位老师对我们说过的话,“每天加我微信的人不计其数,但我加了微信第一时间是看看她的朋友圈,我要知道她最近在做什么,这样才能确定她是否能成为我朋友圈里的朋友。”
之后我学会了发各种正能量的朋友圈,为的是成为她朋友圈中的朋友。可是我依然会控制频率,难得发一次朋友圈才能得到更多的点赞。我发朋友圈一直都会有分组的习惯,表面上看似坦然潇洒,实质上依然活在别人的眼里,矫情作祟的我生怕自己做的事情一部分朋友会误解。
这个年纪能看到的朋友圈无非三种:第一种每天必须要发三次以上的朋友圈,这类人可能是微商或代购,亦或是全职太太;第二种是难得发一次朋友圈,他的朋友圈大部分转载某行业最近发展态势;第三种偶尔发一张照片,刷一下存在感。
“ 人们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而已集·小杂感》
我的一个姐姐即属于第一种,每天最少三次朋友圈。内容无非是美颜之后毫无质感的自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年轻貌美,生活幸福。但最终令我屏蔽她的朋友圈是她能把两年前的照片再发一条,两年前说的话再说一遍,她没有意识到她的朋友圈出卖了她生活空虚的事实。
而第二种人很少发朋友圈,他们只想到每天怎么精进自己,没有心思如何发一条高大上的朋友圈,博来关注,其实她的生活在别人眼里已经是高大上。我们往往倾向于翻看这类人的朋友圈,因为我们能汲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另一种人群的生活。最后一种人,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她们做事有分寸,明白刷屏可耻。
我从不爱发朋友圈到基本上每天两次,最后明白要控制自己发朋友圈的次数,源于处在不同的生活的状态。为什么我们要这么介意自己朋友圈的质量?即使发朋友圈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在别人眼里“看上去更有格调,很优秀,过得很好”,却忽视把更多的时间和关注点放在“如何使自己更好”上。
“真正在努力生活的人,她们偶尔分享自己的生活,没有修图没有凹造型,因为花在后期修图的时间,足够完成一次运动打卡了。”
愿我们努力生活,不辜负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