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柴米油盐酱醋茶,注重的是生活。琴棋书画歌舞茶,讲究的是情调。
中国的是茶的故乡,掀开五千年的诗篇,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形成了一种文化,是中华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茶叶种类繁多:有汤色碧绿清澈、叶片飘逸沉浮的绿茶;有色泽明鲜、浓郁甘醇的红茶;有茶青嫩香清越、茶汤金黄明净的黄茶;有茶毫如银似雪、汤色清纯绿黄的白茶;有汤色近似深红、叶片匀称乌亮的黑茶。
唐朝的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神农氏为了辨别草药,曾经遍尝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外用锅煮水喝时,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锅里的水变成了黄绿色。神农氏不以为然,喝了一点其中的水,却惊喜地发现,此水味道清香,有生津解渴、提神醒脑的功效。
凡采茶,均在二、三、四月之间。有雨不采,阴天不采,晴有云不采,晴天方采。最初人们将采下的茶树叶放在水中煮,最作为一种中药用,后来慢慢普及成日常饮品。
发展到唐朝时期,饮茶已经非常普遍。
因为唐朝初期经济发展繁荣,文化昌盛,到处生机勃勃,为茶叶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茶圣陆羽就诞生于这个朝代。
唐代中期以后,饮茶之风已经开始从皇宫、贵族、文人雅士阶层逐步普及到社会中下阶层甚至于普通百姓。开元年间,社会上茶道兴盛,饮茶之风大兴,有“穷日竟夜”、“遂成风俗”的记载。日本的茶道,当初就是从唐朝学过去的。可惜的是,我们的不以为意导致了文化的流失,甚至有些人随便买点茶叶、随便烧点自来水、随便找个容器就泡茶喝。
茶能够排解忧愁、健康长寿。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仕途的跌落、心灵的苦涩,使白居易开始依靠茶来缓解内心的烦恼和忧愁。
他在庐山脚下开辟了一块茶园,每天种茶、品茶,茶几乎伴随了他每一天。茶与酒不同,爱茶者,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淡泊心境。慢慢地,白居易涤荡了心胸,开始从容面对生活的苦涩。
三年之后,白居易摆脱困境,升为忠州刺史,从此,他的仕途明朗起来。
又过了十多年,已经74岁高龄的白居易在自己家里举办了一次茶会,邀请了八位高龄人士参会,加上他就是“九老会”。白居易年纪最小,最大者已经136岁了。所以,饮茶能够长寿,由此可见一斑。
茶能够传递文化、传播友好。
唐朝的文成公主曾经远嫁吐蕃,促成了汉藏两个民族的友好及经济、文化交流。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641年),就曾经把茶叶、茶籽随身带入吐蕃,饮茶使得以肉食为主的藏民族获益匪浅。很快,藏族人也爱上了喝茶,发展到“宁可三日无青稞,不可一日无茶喝”的地步。
相传,藏族的酥油茶也是文成公主发明的。当时,公主刚嫁到吐蕃,适应不了高原干冷的气候环境,对每餐肉多、乳多的饮食也很不习惯,常常感到油腻、消化不良。于是,她便把清爽的茶加入奶中饮用,果然好了很多,这就是奶茶的由来。公主还尝试在煮茶时,加入酥油、盐巴、松子等,发展成了现在的酥油茶。她经常把茶赐于臣民,使得越来越多的藏民感受到茶水清幽的口感和提神醒脑的功效。
茶能够促使经济发展。
唐朝时期的茶叶生产得到巨大发展,从事茶叶生产的商人均因此发财致富。但唐朝中期却出现了财政危机,不得已,唐王朝开始制订关于茶叶的经济法规以增加财政收入,一年的税收为四十万贯钱。诸如:税茶、榷茶、贡茶、茶马互市。
税茶,唐德宗时期,对茶征收10%的税。
榷茶,也就是专卖,即“禁民私卖”。
贡茶,专供朝廷使用,制作精细。
茶马互市,也就是茶叶、马匹相互交易。
水
“水为茶之母”,也可以说“清水出茶心”。烹茶鉴水,也是茶文化的一种精神。水中溶入了茶的清香芬芳,而茶味也要靠水之纯净来升华。
后唐明士刘伯刍细品天下甘泉,将适宜煮茶之水分为七等。中泠泉脱颖而出,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中泠泉位于江苏镇江,在那座因“白娘子水漫金山”的美丽神话而家喻户晓的金山寺西侧塔影湖畔。泉眼在长江之中,如同一条戏水游龙,灵动矫捷、涌涌而出。其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水色碧绿、水质清澈、甘冽醇厚、适宜烹茶。烹煮成的茶汤,清甜滋润,回味无穷,满口芳香,直沁心脾。
如此好水,却难以取之,因为其泉眼在长江之中。且漩涡激流,汲取泉水极为困难。古人记载:必须在子午两个时辰,将带盖的铜瓶用绳子拴好,吊入泉水中,再迅速地把盖子拉开,此时灌入瓶中的水才是最为纯正的中泠泉水也。
唐朝武宗时期,有一天,朝廷的一位官员去江南短期出差。他为了拍拍宰相的马屁,临行前就询问时任宰相的李德裕是否需要稍什么土特产?李兄道:“好一段时间没有品过用中泠泉水冲的茶了,麻烦你回来的时候就捎上一瓶中泠泉水吧。”
可惜,中泠泉水在茶博士陆羽的“水谱”上名列第七。
过了一段时间,从江南出差的官员回到了京城,给李德裕送去了一瓶水。
李德裕就用这水煎茶,水煮沸了,泡了茶之后,李兄端起茶杯,品了一口之后感觉味道不对,他眉头一皱,一边咂嘴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我离开淮南的时间并不算长啊,这水咋就变了味道,居然和建康石头城下的长江水差不多了。”
该官员听到李德裕这番话后大惊失色,以前虽然听说过茶圣陆羽能尝出各地水的味道,但总以为那不过是一些文人雅士在天马行空、胡乱吹捧,没想到当朝宰相也学会了这种技能,看来这次是混不过去。
兄台只好老实交代:他在返京之前,出席了几次为他饯行的酒宴,黄汤、佳肴、歌舞、美乐早就让他把取泉水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等到船开到金陵石头城下时才猛然记起相国大人的要求。但这时如果再返回已经不可能了,而且时辰也不对了。想着南京城离镇江不远,又同是长江水,就顺手在江中打了一瓶水带回来凑合。(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天下第二泉,位于江苏无锡惠山。水质纯良,甜美适口。陆羽在茶经中将天下名泉分为20等,惠山泉居于第二。后唐的评水大家刘伯刍认为:适宜煮水之泉,有七处。惠山泉排第二。难得难得,就“天下第二泉”是两个高手公认的。(因为陆羽认为的天下第一泉在庐山古帘泉。)
有说法是:历史上的文人雅士, 最重视的是惠山泉, 其余则莫衷一是, 实是雅好此泉, 又担心树大招风, 成为各地方泉水众矢之的, 避了首位, 名为第二, 实为第一。
话说李德裕酷爱惠山泉水,曾经“置驿传送,不远千里”,供其煎茶。当时从江苏到陕西的路上都是运水的“水驿”,其场面之宏大,堪比唐明皇的“送荔枝城管队”。
后来有一位高僧劝诫李德裕说:宰相大人已经很了不起了,绝对能够和古代的伊尹这样有名的人物相提并论。(其实,李兄也是沾了父亲大人曾经是宰相的光,但一般来说先要夸赞一番,然后才能说出自己的意见)
高僧继续说道:如果在一些枝末小事上没有处理好,反而会影响了大人的名声,让人从千万里之外送水煎茶,未免有些劳师兴众了。
李德裕道:“本人不贪吃、不大喝、不赌博、不嫖娼,就是喜好饮茶。如果连这个爱好也不能够享受,那人生岂不是太凄惨了!”
高僧说:“贫僧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告诉大人在咱们京城就有煎茶的好水。在城南保宁坊的昊天观中厨房之后,有一口泉井,这井泉和惠山泉水的水质毫无二致!”
口说无凭,还要实际验证。古人检验茶水没有高科技仪器来化验成分,全靠称量对比,一般来说同等体积的水重量越轻其水质越好。李德裕派人取了十份水样,私下做了记号,混在一起进行验证,结果有两种水样的重量是相等的,其水分别是无锡惠山泉和长安昊天观的井泉。
验证之后,李德裕欣然将“千里大冲茶”就改为“就地小取材”。
最后,用陆羽的“六羡歌”作为此篇的结尾。
“不羡黄金屋,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