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作弊器——学习能力#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其实就是一个“外挂”,天生之外的“装备”。笑来老师总能一语击中很多迷途者的心。
——
先来说说学习能力的三个阶段
能学会有人手把手教的东西;
能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
能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
最近和朋友讨论到一个问题:
我工作两年,按照现状来说,我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效率来说,必须是提升了蛮多的。可是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仍然处于一种原地踏步的感觉呢?
最后总结得出:
第一点:自己一直活跃在自己的舒适区,没有找到节奏感。
比如,我进入公司以来,一直负责的就是读书会的海报设计,公众号推文的编辑。在这样一个学习浓郁的环境中,我的速度、设计感有所提升,可是同样也面临着一个弊端,那就是有些思维固化,不能做到常做常新,时间因素,节奏因素,让我每天迷茫于杂乱多变的具体的事物中,更像是为了快速的完成一件一件的任务,而让其失去了色彩。
第二点:没有养成深入研究的能力。也就是老师说的第二阶段,没有学会书本所教授的技能。
就像佳佳说的那样,我常常会下意识的记起或者和别人谈起书中所学的相关知识点,很有自己的小倔强,可是一旦自己做起事情来,又变得唯唯诺诺,很谨慎小心的样子。
现在想来,这其实就像是一种表面秀,并没有深入骨髓的去领悟。
解决的路径:
1.通过记录,量化自己刻意练习的进程
2.不断的总结,复盘。把这些所学的不同领域的东西整理与组织好。
现阶段的自己,身上越来越多的责任与义务,无论家庭还是工作,我都应该很明确的感受到自己应该体系化的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只有这样,我才可以更自信的代表我自己,代表大河人。
沉下心来,刻意练习,成长是会看见的。
11月22日
#一个创造好运的方法#
学习,从来都是创造惊喜、创造好运的最优路径。我们每周学习一个概念,等它们多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机会产生连接。这些连接通常都会带来很多“意外的惊喜”。
所以我常说: 学习就是反复打磨概念与方法论,等着注定的惊喜注定地发生。
如何找到真正的关键细节的节点:践行
我,一个自认为在读书会做了两年的资深一线小伙伴,经手100多场活动,经历了大河的一次次变革,也深入的扎根在活动的各个岗位,设计、拍照、记录,签到、种子等等,总之,感觉自己是完全可以胜任读书会的所有角色的。
前不久,我组织了一场去衡阳师院分享走出舒适区的活动,前期和校方沟通很融洽,想着也就是组织分享者过去就可以了,这场活动种子和主持人由我一个人来担任就可以了,不会太难。
其实,这无形中就已经成了这场活动的一个大的BUG。一场活动中,一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分饰两个角色是很难的,处理不好,会给台下的受众带来很大的困扰。
加上,那段时间的活动安排紧张,我没有处理好节奏,虽然安排了两次的活动试讲,只走了活动主持的流程,却没有认真的打磨种子的演讲稿。导致那天站在台上一通没有逻辑的发言,应该让底下的学弟学妹听的云里雾里。
加上没有进行前期的对于读书会的一个简单介绍,自己单方面的根据自己的所熟知在讲,某种程度上有种强烈推销,也造成了一种不好的影响。
好在,马总、姚卉姐、张老师属于舞台中心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积累和魅力让这场活动圆满的完成。
如果,我当时注意到这个细节,分开人来组织,自己在对稿子认真的打磨,那么这场活动,是否会让更多的学弟学妹看到大河的魅力,从而影响到他们,也给予他们正气的能量,让其也积极的加入进来,一起成长。
落后的原因——怕麻烦
怕麻烦,真的是我一直以来的借口。
对于收入支出这件事情来讲,我因为嫌麻烦,从不计帐,每次遇到想要买的东西,觉得价格还可以就会入手,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每到月底,都会发现钱包很空。或者想要和别人一样去哪里哪里玩的时候,发现自己被贫穷限制了想象。
再比如,在那期的光影活动中,我和种子周娅玮几次沟通不利,所以为了避免麻烦,我自己亲自制作了报名链接。可是,就是因为这个怕麻烦,后面所有的事情成了我自己的事情,组织,布置现场,没问题,这些我都可以做。
从结果上看:活动还算成功,因为程程姐及亲友团的大力支持。
可是这也只是短暂的成果,从长期看,我却彻底的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没有真正的走进种子心间,也没有为种子赋能,甚至严重一点,没有让她在活动中找到成就好,而有的是一些些的倦怠感。
所以,从这种种来看,看似自己避免了麻烦,却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更多的而且长期的麻烦。
遇到麻烦的时候,想想自己想要麻烦一小会,还是麻烦一辈子。踏踏实实的去解决你所遇到的所有的小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