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讨论了学习的二元论方法,就是在学习新的领域时,了解这个领域相对的两个代表性高峰人物,就可以迅速理解这个领域的逻辑全貌。罗振宇老师从另外一个视角来讨论学习的中庸之道,分享了它制作逻辑思维节目300期以来的心得与感悟,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首先,罗老师谈到他做节目所秉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对大部分题目没有主张,只谈解释。不评判对错,只谈一个现象,只关注这个現象有没有另外的一种解释?有没有另外的角度来思考?最终提供的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可能成立的解释。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一个现象或事情。
大部分的人看待一个事件时很容易有自己的立场、看法与观点,但是发表了自己看法之后,对于这件事在生活、工作上能给我们什么启发,我对我们有什么帮助?能不能够实践?其实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关心。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的慈禧太后,在晚清末年的历史定位,大家或多或少都透过民间的故事传言或者是历史典故,定位了这一位在晚清末年对于中国历史影响最深远的女子。但是通常我们对于慈禧太后的定位也只是我们的看法立场与观点,很少会站在她的視角思考,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中,应该如何平衡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利益並做出当下合适的决策,所以对于慈禧太后的评价也是在我们自己主观的世界里的立场与看法。
罗老师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来讨论,这个概念在儒家思想里是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被误解最多的概念,很多人认为中庸就是没有原则,和稀泥,不争不求。
真正的中庸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把思考分成两个世界,主观世界的事就是“原则”。中庸则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也就是实践的世界。比如在经济学中有两大流派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与哈耶克的自由放任。在主观的世界里,在学术上你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与自己的主张,也可以坚持你自己认为的真理。但是,如果是在实践世界中的治国者则是在这两个流派中,不左不右的找到剛剛好合适的政策执行之道,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在实践的世界当中,不管是任何技能或者是学问,都是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原则中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这和“中庸”是同一个意思。主观世界里有一大堆绝对的原则,客观实践世界里则只有刚刚好的行动。这就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中有一道巨大的鸿沟。
一个人在受完教育之后,脑子里的主观世界已经形成,而剩下余生的任務,就是拿来对付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不一致的情況。在主观世界里的许多原则,在实践的客观世界里可能必须做调整,也必须有所适应。不是说好了人要诚实吗?这是主观世界的原则。可为什么客观世界里,有时候不得不撒谎,而且好像也不算道德瑕疵?不是说好了法律是追求正义的吗?为什么在实践中,法律追求正义也会计算成本?回到之前慈禧太后的場景里,如果我们是她呢?如果是在她的位置上,我们是否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呢?投射到现在所处的位置,能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对我们能有什么帮助?
这条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鸿沟,大部分的人都很容易掉进去的,如果掉进去之后再爬出来也就弥合了这条鸿沟。并重建了自我,这个就是所谓的成长。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对于原则与实践中的鸿沟也越来越能够理解,也更能够了解,不管看待任何事情,必须从多个维度来思考,而不是很快的给出自己的立场与看法。而罗老师提到的对于事情,可以不评判对错,只谈一个现象,只关注这个現象有没有另外的一种解释?有没有另外的角度来思考?最终提供的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可能成立的解释。这种方式就是让自己能够从多元的维度来考虑,并且不让自己陷入偏颇的立场中。作为一个局外人,评论其他人,尤其是评论做具体事的实践者,讲人家的是非对错太容易了,也太廉价了。只是把自己主观世界里已经存在的观念、原则,拿出来挥舞一番而已。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没啥好处。只有越来越多对现象的解释角度,才能帮助我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