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希望你慢下来、静下来,珍惜我们一起有质量的、深度思考的时间——
你是否发现,全世界的大城市都在被逐渐同化?
夜幕降临后,霓虹灯闪烁下的街巷,混迹着呼啸驶过的汽车与人声。贸易中心、简餐小馆、咖啡书屋、影城唱吧……每时每刻,我们被这喧嚣的物欲刺激,一切形式的娱乐活动,把我们裹挟——那些现代文明的产物。
纽约、伦敦、东京与上海、深圳,大抵都是相似的,而我们对此习以为常。
但,这正常吗?
我们在意识形态上理所当然的抛弃了日暮小巷的亲切古朴、小桥人家的风情妩媚、亭台榭轩的玲珑精深——这些唯美到陌生的字眼,分明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归宿。
我们的祖辈们世世代代生活居住的地方,终于被炸毁,碎瓦深埋在压路机下,零落在柏油马路底。随之消失的是这一代中华儿女的记忆。那些潜移默化塑造着民族文化的流动元素一点一点消失淡去、丢失活力,终于定格在了一册厚厚的古籍中的一张图纸上,垂垂老矣,无人问津。
我们只认同,直攀云霄的高度,就代表了这个地区GDP的指数。我们只认同,那灯光全副武装下带来的视觉刺激,就预示着这里人们的高消费水平。
其实不仅你我这么想,许多层自诩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也没有严肃点思考过我们所处的现实。
没那么简单,这其实是一个全球普遍性的问题:
我们在逐渐丧失文化底色。
现在的发展,趋向于全球统一。
“全球一体化”“人类命运共同体”“贸易全球化”等等,以近两个世纪来的新兴名词为代表,预示着人类新的前进方向——大融合。政治上、经济上,以及不可避免的,文化上。
这其中有大危机在。
当西方文化席卷全球时,同上所属,多少文化沦陷牺牲,被西方文化奴役。这究竟造成了多少伤害,无法估量,而我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这种破坏的存在,我们以为本该如此。
在全球文化大统一的趋势下,每一个国家,都在用尽全力保护自己文化传统,努力标榜特色,让它不要在浩浩荡荡的统一洪流中沦为牺牲品,混淆了底色,变得面目全非。毕竟,人类历史上曾丢失过如繁星般闪耀的文化,丢失了,再也找不见了。也许化作一道清流融合进海洋,但那最清冽原始的河水,由于没有持续供给,就不复存在。
我们无法绝对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更广阔背景下的全球文化融合。但身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我们有责任思考,怎么做才能保证中华文化薪火永传?
我们需要一种民族自觉,
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的深情之上。
我们无需精通,但必须有足够了解,认可先人的审美,体悟先人的哲思,对文学艺术高度敏感,对历史心怀温情和敬意。是为“爱国”。
为什么宣传“传统文化”,因为这就是唯一的办法。我们必须宣传所剩无几的中国文化,是因为浩浩荡荡的三千余年文化,留给今人的,相较之下实在少之又少。那些字字珠玑,值得细细品味。
可我们了解我们的先人和我们的文化吗?惭愧的说,我们那一点常识,约等于一无所知。不过不要紧,一步一步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先从学会欣赏开始。
我们还在发展以传统民俗为主题的旅游业,渴望新旧之间碰撞出火花。但某些地区却为了经济手段对文化再造。精致的仿古建筑外表,完全遮不住酒吧、食街等休闲娱乐的底色——这不是我们的文化,这也不是我们对待文化应有的态度。
正逢传统文化热潮,在任何产品或活动中人注入传统文化因素,都是很好的创意与大竞争力,这正是为自己的升值创造机会。
文化艺术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信手翻开的一本诗笺、画集,总会不经意间照亮了生活,提高思想艺术品味。毫不夸张的说,会进入完全不同的世界,与那些有思想深度和境高度界的人交流。他们都极注重自我修养,总要追求精神世界的“雅” ,对抗生活种难以避免的“俗”。
当代文化根基越来越浅,而我们却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危机。
应对文化危机时,必须沉静下心。在深度思考中体悟传统精髓,并实现自我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