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新校区早上第一节课的时间是八点半,因为每天晚上学生会的工作太多,基本会忙到很晚(比如忙到现在才有时间写这篇稿子),所以我一般会定早上七点半的闹钟,起床洗漱,八点吃早餐。
有两个室友被我所描述的早餐吸引。(如下图)
开学第一天和我一起吃早饭,约定好每天都一起。然而第二天早上七点钟我就感觉到她们起床的声音(有我睡觉轻的原因),闹钟没响,我断断续续听了半个小时,等闹钟响之后下床,发现每个人拿着镜子在化妆。我一想大学生嘛,画个妆也正常,于是下床洗漱。洗漱回来之后她们两个背了包对我说:“我们先去吃饭了啊。”我那时候正梳头发,再有30秒就可以出门,当时的第一反映是一愣,然后说:“好。”
当然我也实在没别的回答方案。
我去吃饭的时候发现她们俩就在我前面十米处,吃完饭倒餐盘的时候甚至就在我对面,情况有点尴尬,我只能装看不见,幸好不管她们是不是也是装出来的,至少看起来也没看见我。
之后一个人上课,换教室再上课,中午回到寝室也只有一个人,另外三个一个和男朋友吃饭,还有两个约了去学校餐厅打工端盘子。
寝室是阴面,常年没什么阳光,这样阴暗的房间里好像就特别容易滋生出孤独的情绪。
很多人的想象里大学都很精彩,学生会,社团,忙不过来又充实得让人觉得幸福。但我只能同意后半句,很多时候你觉得幸福,只是你过得很充实,你经历了许多事情,而没有把那些时间白白浪费掉。而这些事情,你往往是一个人经历的。
刘同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里面有写:
【也许你现在仍然是一个人下班,一个人乘地铁,一个人上楼,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呆。然而你却能一个人下班,一个人乘地铁,一个人上楼,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呆。很多人离开另外一个人,就没有自己。而你却一个人,度过了所有。】
我认同前面所有的话,因孤独这种情绪在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容易击中我们内心深处,这个时候能明白一个人也很好,能一个人度过所有是了不起的,但我不能同意因此得出的结论: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在我看来,所谓孤独,并不能称之为“败”,因人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人是群居动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做任何事都要另一个人的陪同才能进行,相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可以一个人完成。因此,不论别人如何看待,至少我个人是在逐渐回归个人,更自由,更有效率,更能不因别人意愿而左右自己的思想。
但这也并不是一味提倡做什么事都要一个人,否则社团、学生会等就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话。该合作时合作,但该独处时,也请给自己留出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身在大学,人际交往必不可少,但却也并没那么重要,只要你是优秀的,那么有好的人脉总会成为必然。所以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寻觅一个契合的伙伴,不如学着承受所谓孤独,给自己找点事情做,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向优秀。学会用成人的方式,“同时处理多件问题”,才是大学作为学校与社会的桥梁的意义所在。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忍受孤独,而是在承受孤独。前者总夹杂着痛苦的情绪,而后者却能带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胸襟。
这是一种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因过段时间你就会明白,所谓大学,并没那么精彩,学生会给你的只是没完没了的稿件,社团的活动平平无奇,甚至有的时候一年也没几次,你有的只是老师们课上的唠叨和课下不得不自学的书本,陪伴你的还是高中的老朋友,草纸和黑笔。
所以有的时候会想,我要是没这么孤独就好了,我要是有个朋友能听我说说话就好了。但是亲爱的,你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的并不是朋友,而只是一个听你发牢骚的“垃圾桶”。你想要吐吐苦水,但并不希望她告诉你她过的多么糟糕,进而你再列举出自己的糟糕,最后演变成比较谁的生活更糟糕。
孤独这种情绪很特殊,它只有在你空闲的时候,在周围环境的渲染下才容易侵袭你的心。所以对抗它的方法很简单——让自己忙碌起来。养成轻松的心态。从根本上认识到“孤独是我必然会经历的情绪”,而不把它看的那么稀少,好像全世界只有我很孤独那样。
所以,适应孤独,承受孤独,大学的必修课,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