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对《牛蛙之殇》的教授表示敬意,为他多年来对祖国的贡献。
其次,从文末说起。从“再见了上海,你给我一片星辰大海,都不如给我一个能慢点长大的小孩”中看出了对上海的抱怨。请问教授,上海有错吗?这里想请问两个问题。
1. 小孩的慢点长大与城市的关系?
2. 国外的城市一定比上海更好?
不得不承认,孩童的教育确实和城市有关,因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匀。就个人而言,还是很赞同北京高考状元的观点,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人生来就在罗马。如果说一个山里的家长有此抱怨,尚且可以理解,可是,这里是上海,是全球十大金融都市之一,这里的资源,怕是多少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谁敢说,这里不是罗马?如果没有上海养育,怕是连见星辰大海都望尘莫及,更何况给予。有错的并不是城市,出问题的,大概是中产阶级焦虑这个问题。因为怕自己的地位保不住,所以才能逼迫下一代,说到底,真正拔苗助长的,不应该是家长们才对?城市资源唾手可得,偏偏被风言风语所束缚。这样一种焦虑,又何尝不是一种自卑。
决定孩子出国这件事,有问过您孙子自己的意见吗?不要说孩子还小,6岁了,想法肯定是有的。出国,大概又是来自长辈们的一厢情愿的关爱了吧。海归废材的例子不胜枚举,国外的空气,也没有所谓的那么甜。想在田野上长大,河流中奔跑,内蒙古应该也满足吧,祖国的大好河山,总有一个地方适合,何必大老远的背井离乡。那些你闻到过的香气,也许只是外国人用以掩盖浓厚体味的香水。甚至,详细指出中介公司,严重怀疑有广告之嫌。
一个孩子想要成长,不应该是引导他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吗?而且,这个判断和选择也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之分。这样牵线木偶般的教育,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执行命令的机器,况且和AI相比,这个机器还更容易出现问题。可以为孩子去创造一个舞台,但是剧本,演员,导演全部要他自己去想,人之为人,是因为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这里涉及到一个圈养和散养的问题。421的家庭组合,大多圈养,6个成年人围着一个孩子,衣食住行通通包干,那孩子存在的意义也只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顺便按照大家的要求去做才有得吃穿,这不是条件反射又是什么?不是自觉自愿的行动,终算逼迫。相比而言,四大金刚的民办小学,会认为21组合的家庭,父母由于忙于工作,这样的散养,会给孩子更多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正常,况且,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年龄代沟越小越好。
“我这把年纪了”,所以,教授,您说自己素不服老,可是为什么又用如此口气?机会,是给那些随时准备着的人,它一直存在着。自己想要的机会,为什么要让别人去抓,即使这个人是孙儿,那也是自己的事。
家学,不是一代二代的事,大家都知道梁思成和林徽因,那个家族,怕是早已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了吧。家学深厚如他们,也没有从他们或者他们对子孙的教育上看出半点焦虑与崇洋媚外。海外经历,大了说更多应该转化为为祖国贡献的血与汗,小了说,那是一种见过世界后的宠辱不惊。如果关注的仅仅还是学习和成绩,那真的不用出去了。
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而不是明知出了问题而去逃避,有能力的逃了,留下更多的恶性循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什么不想想自己的原因,推己及人。这个世界上,无条件支持你的,除了父母还有陌生人,因为无条件。
最后,再次向教授表示敬意,相信教授知书达理,定能平常心对待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