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小区是单位宿舍区,街坊邻里都生活了几十年,对各家的事都很熟悉。
小区里有一个高教授,在大学里任教。高教授长得相貌堂堂,平时对人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大家都说高教授有学问、有教养。
直到有一次,我看到他和他母亲在菜市场买菜时吵架,才发现这个人原来是徒有其表。
当时他母亲正在鱼贩子摊位上挑鱼,只见她肥胖的身体半蹲着,很是吃力。而高教授在一旁站着,一脸嫌弃,并没有帮忙挑鱼的打算,甚至还有些不耐烦地跟他母亲说:“别挑了,磨磨蹭蹭的,不就是两块钱。”
他母亲没理他,边挑鱼边说:“两块钱也是钱啊,再说要挑新鲜的,这样煮出来才好吃。”这时高教授接了一个电话,不耐烦的神情更甚。只见他一把夺过母亲手里的塑料袋,捞起两条鱼装了进去,看也不看就叫老板称了,一边交着钱一边骂骂咧咧地对母亲说:“叫你别挑了,你看看,都几点了,浪费时间。”
他母亲从懵了的状态中明白过来,扶着自己的大腿晃悠悠地站起来,数落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而高教授则母亲说一句他顶一句,气得老太太直扶着胸口喘粗气,周围的人也一脸看好戏的表情。
两母子一路吵一路走,让目睹这件事的我感慨颇多。这本来只是一件小事,老太太节约惯了,愿意在市场上多花时间挑新鲜的食材,本是一件为了大家好的事,高教授就只看到浪费时间,没看到母亲为了家里操劳的一片心。
如果这种小事发生在同事身上,比如学校组织烧烤活动要采购东西,采购者也磨磨蹭蹭、挑三拣四,高教授肯定不会大声呵斥、乱发脾气,相反会平心静气,假装大度说“没事没事,时间多”。
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最亲人的身上,有些人的态度会变得极为恶劣,像是仇人一样呢?
以前有人说,对待服务员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但我发现,有些人对待陌生人很好,而对待自己的亲人却不能好好说话、好好体谅。所以说,对待亲人的态度,才最见一个人的教养。
02
为什么说对待亲人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呢?
搜狗百科里面对礼貌和教养这样区别的:
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
通常,我们面对外人,都会努力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会表现得彬彬有礼、宽和待人。比如在工作中,同事说我是一个不会发脾气的人,而朋友也很少见我动怒。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做不到在在亲人面前温言软语、互相体谅。
昨晚十二点,好友小七打电话跟我诉苦,说她老妈数落她,她和老妈大吵了一架,现在离家出走了,想约我出去喝东西、诉诉苦。
我如约来到我们常聚在一起的咖啡厅,静静听小七讲完了她和老妈的争吵经过。只是听到最后,小七说她也后悔了,后悔自己控制不住情绪,对老妈发脾气。其实,她也知道老妈说的情况确实存在,她确实没有男朋友,工作又刚辞掉,这段时间只待在家里上网玩游戏,不思进取。
如果这些话从闺蜜的嘴里说出来,她可能会冷静地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感谢闺蜜的仗义执言。但是,这些“逆耳忠言”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口中说出来,自己就控制不住情绪了。
谈话过程中,她接到她老妈的电话。你能想象得到吗,小七的妈妈在电话那头急得哭了,跟她道歉。小七的眼泪也瞬间流了下来,她赶紧跟妈妈说对不起,不该生气摔门,离家出走。
对待亲人,我们常常控制不住情绪,轻易动怒,口不择言。但是,事后我们又会后悔,会自责,后悔不该那样做。
我有一阵子脾气特别暴躁,火气一点就着,那时候住在家里,妹妹都需要看我脸色行事。
有一天,妹妹洗衣服的时候把我的衣服染色了,我暴跳如雷,把衣服甩在了她的身上,恶狠狠地说她什么也干不好,什么也不会做,结果她被我说哭了。当时妹妹正处于工作找不到,情绪低落期,但是我却不能体谅,因为一件小事暴跳如雷。我自己过后也悔恨,觉得自己太过分,但是又因为好面子,我不肯道歉,于是我们俩冷战了一周,才又因为某件小事和好。
自从这件事以后,我开始反省自己对待亲人的态度,是否过于随意,太过理所当然。
03
如果一个人,和自己亲人都不能好好相处,那么即便和周围的陌生人相处得多么和谐,也是演出来、装出来的,那顶多算是有礼貌,而并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而且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
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和亲人相处的场景,是否经常会口不择言,会过分要求,会不考虑他们的感受?
我们会对自己的亲人这样,是因为我们相信,即便我们伤害他们,但血浓于水,他们总会原谅我们的。但是,再亲近的心,伤得多了,也容易产生隔阂。
请看一看你身边的人,看看大家对待亲人的态度,是否配得上“教养”二字。如果不是,那么请远离这样的人,因为他太虚伪。也请看一看你自己,是否对亲人态度和善,真心体谅,如果不是,那得好好学一下“教养”这门课了。
不要因为熟悉,而去放肆;不要因为爱,而去苛求;不要因为亲近,而放弃体谅。
日更5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