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诗的半壁江山被李白占领,元曲的四大家各有所长,明清的四大名著流芳百世。诚然,宋词的代表人物如过江之鲫,可我认为,宋词的巅峰一定是那个男人。那个豪放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个婉约时‘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那个失落时‘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那个豁达时‘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苏东坡。毫无疑问,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他的天才,灵动,他的超逸,多情。在这其中,我最欣赏先生的超逸豁达,因此《赤壁赋》是我最钟情的。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省眉山市。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年过花甲,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儋州就是海南,当时,惠州是蛮荒部落,儋州是海外荒岛,属于未开化地区。《赤壁赋》是苏轼谪居黄州期间,一生最困难的时期之一,‘乌台诗案’后,‘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虽然其政治生涯处在低谷时期,但他的文学创作在此期间却走向了他一生中的巅峰。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黄州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苏轼成就了黄州,赤壁。黄州,赤壁也成就了举世无双的苏轼。
《赤壁赋》以对话的形式,描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客话语中的吊古伤金之情感,苏轼口中的矢志不移。借这眼前的皓月当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扫眼前的悲欢,抒发心中的豁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清风指引下,这艘船轻轻的飘啊,飘啊。或东或西,或南或北。苏轼并不在乎,任其飘荡,自由如仙,宛如脱离尘世的烦恼,眼前的世俗斗争,名利权力不再重要,一切归于平淡,了无牵挂。这样的环境,月出东山,白露横江,万顷茫然,为下文苏轼的豁达做了铺垫。
‘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在酒精的作用下,扣弦而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逐渐勾起不得实现的失意。此刻又洞箫呜呜,余音袅袅,哪怕豪放派的苏东坡。也为之动容。不由得‘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可见苏轼此时的心境和这悲伤是不同的,因此要询问一番。也是在此处,文章由欢乐转入悲凉,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客人并不直接铺陈,而是用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两个反问句追忆起一代枭雄曹操的事迹。那时他也在此处横槊赋诗,意气风发。‘而今安在哉?’再一个反问,笔锋一转,这‘一世之雄’也只是一时之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曹操都如此了,那你我在这天地之间,不过是一颗小石子。感叹生命的短暂,羡慕万物的永恒。所表现得虚无主义令苏轼动容。
可苏轼终究是苏轼,‘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江水明月为证,天地不过转瞬即逝,可转念一想,事物和人都是无穷尽的。不必去羡慕江水明月,也就不用去哀叹人生短暂。接着又解释这一切,清风,明月,这自然,是你我共同拥有的自然的宝藏。哪怕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如此豁达,超脱,乐观的精神状态,从世事无常中解脱。徘徊其中,自得其乐,可谓‘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最后,客人听了苏轼的一番谈话,转悲为喜,开环畅饮,极尽写出其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全赋,情景理三者结合,结构分明。山水风月皆为作者所用抒情说理,借客人的虚无悲观来衬托作者的豁达乐观,凭吊历史的兴亡,感叹人生短促,而跌入现实的苦闷。但苏轼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阐明人在世间与万物同存,不必如此消极。充满仙气,仿佛作者衣带飘举,乘风而行,遗世独立,陶醉于自然,豁达超然。在希冀与现实,理想与挫折的冲撞中,苏轼以开放的胸襟,以及对儒释道精神的兼收并蓄,灵活运用,以乐观洒脱的情怀,圆满的回答了客的问题。
我认为,一方面,儒家的思想根植于苏轼的心中,使其对‘美人’的追求不改,他‘绝不碌碌无为于草木同腐’必然‘有益于世’。另一方面,当现实备受打击,佛家和道家的思想让其调适心理,修身养性,‘道本无为’‘四大皆空’让他寻得思想上的自由与超脱。‘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我又想到了,君子如水,而苏轼不正是君子如水的最好印证吗?也正是如此他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决心坚持,怀抱‘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慨。
当我们也遇到自己人生瓶颈之时,也要学苏轼一般,不忘初心,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君子固穷,可这恰恰是你在路上的证明啊!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是我男神,我成了‘苏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