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气象云图发布,随着新一股冷空气的到来,某地大部分地区会大面积降雪”……每晚,在新闻联播后熟悉的天气预报播报声中,老爸认真的念咕几遍他关注的城市天气概况,拿着遥控器继续搜索他追的电视节目……
父亲每天关注《天气预报》节目的程序是这样的:1.看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电视台的。2.看黑龙江省电视台的。最后是中央电视台的。从地方到中央,大多人关注的是政治经济,而我老爸,几十年不改,关注天气预报。从最初的收音机,到后来的电视机,现在,智能手机上显示:未来半小时内有雨……
我老爸第一次用智能手机,在屏幕上看到天气预报接近分钟的预报,曾差点惊掉下巴。他偷偷观察者云和天气,等雨来、等风起……几次就对智能手机完全折服,老爸不知道,一个简单的天气预报的准确度提升,是我们国家气象卫星的功劳-----气象卫星实质上是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高级气象站,是空间、遥感、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这个话题太大,对于我老爸有点遥远,我感恩风云一号卫星的功劳,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准确的预报能让我老爸心安。
一个人的喜好,总是有渊源。
老爸是农民,形容农民生活基本状态有一句经典----靠天吃饭!是的,过去,农业不那么发达的年代,天就是天气,播种了,下不下雨决定苗情,苗出了,没有冰雹大风是苗的幸运,成长期间是否干旱或多雨会直接影响收成,熬到秋天,有没有提前的霜冻冷雪……当然,和老爸一样的农民谁也不能改变自然,他们只是随着天气的阴晴雨雪高兴或悲伤。
小时候,很多次,望着黑云压境,我们帮着父母拿塑料布苫盖谷物。又或者,天晴的时候,把谷物摊开。盖的时候,谁也不敢贪玩偷懒,有限的粮食是否保存的好,决定你餐桌的质量,小孩子也能从大人的眼神里读出严重性,不敢怠慢;摊开的时候,可以在谷物中放肆一下,用双脚在玉米或小麦中穿行,想象小麦变成面粉最后变成馒头饱腹的那种快感……那时候老爸听完天气预报,会决定他怎样安排他的农事。
今时不同往日。老爸不会像白居易那样感慨“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但老爸会面对村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发出唏嘘:这还是农民吗,三天播种完全村的土地,半日可以收割百亩玉米……不下雨,可以灌溉,新品种,抗风,可以绝对保证霜冻前收获……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曾经靠天吃饭的老爸应接不暇!
放下农事的老爸可以放弃《天气预报》了吧,NO!
老爸还有比农事更重要的牵挂,那就是,他的孩子!如今老爸看完天气之后,和老妈的对话常常是这样的:听了吧,大姑娘那比咱家这温度高两度,大小子那有雨,老儿子那还行,风不大、没雨、气温高……
老妈答:姑娘怕天凉,着凉就胃疼……老大下雨上班可不开不开车,可慢点,雨天视线不好。
然后,他俩在讨论下七大姑八大姨所在地的天气,惦记程度明显低于儿女。
人家是“爱一个人,倾一座城”,我爸妈是“惦记一个人,关注一座城的天气!”
随着天气的好不好,老爸和老妈有着不同的担忧和高兴,还有不同的嘱咐,那就是看到我们当中谁的居住地有恶劣天气,电话随时打过来,叮嘱出行的安全、上班后家里的门窗、上学的加衣、汤饭的冷热……内容全面细致,考虑周全周到,好像他们读过了大学当了家长的儿女完全不知冷暖。
是的,自然的冷暖给了我们身体最直接的感知,如智能手机类的高科技产品和它上面的APP给了我们贴心的服务和提醒。可哪一个软件,你不付费或者不点击它,它就是冷冰冰的高科技。只有父母的爱,用最无私的亲情纽带,无论距离远近,都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浸润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不管在何处奔忙,身处何种恶劣天气,感受到这种关爱,都增加了无穷的力量!父母就是当我们遭遇人情冷暖时,站在原处等我们给我们点燃热情的力量,而父母的家,就是我们头破血流跌跌撞撞后最原发的补给站!
哪里的天空不下雨,雨落的时候,谁的伞下有你?何处不风起,风来的时候,谁叮嘱你加衣?雪花飘洒美景如画,霜打秋叶纷纷飞,四季轮回,我们一直在路上……
今晚,请看《天气预报》,隔着屏幕,看你想起谁,哪里的天气牵动你!让我们叮嘱父母,我很好,勿惦记,您二老,天凉,请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