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者最熟悉的3位日本作家,应该是村上春树、东野奎吾和渡边淳一。
渡边淳一擅长写情感小说,一生发表130多部作品,中国书店的畅销书位置经常摆放的是《失落园》等作品。
这本《钝感力》在书店没有卖,我读的电子书。
这本书很薄,才7万多字,风格和作者的其他书都不同,不写情感,而是写一种“钝感力”,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和智慧。
它是一本励志书。
《钝感力》在豆瓣的评分不算高,因为渡边淳一写得很简单,通俗易懂。
我们应该记住这条定律:评价不高的作品,不代表它价值不高。
在我眼里,这是一本独特的书,如果别的作品是美酒,是甘饮,这部作品就是一杯白开水。看似平淡无味,其实每个人到最后都会喝它。
为此,我把书中的精华提取出来,分享给大家。
01 什么是钝感力?
钝感力,不是迟钝,而是一种对他人的责骂、嫉妒、讽刺、中伤不敏感,不在意,不往心里去的明智反应;是对挫折和失败不轻易被打倒和击垮的意志力;是对小事情,小细节,大肚能容的豁达力量。
作者在开篇用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说明钝感力。
渡边淳一刚开始写作时,和所有初出茅庐的作家一样,很少有编辑约稿,投稿的作品也经常被退稿。当时,他加入一个文学沙龙。这个沙龙大概有30个成员,大家每个月聚一次,互相讨论创作心得。
在沙龙中,渡边淳一认识一个叫O的男作家,那时O先生已经在文学杂志上发表小说,很有才华。对新手作家来说,被退稿是经常的事。这位才华不错的O先生,也有过被退稿的经历。
被退稿,渡边淳一就是喝喝酒,排解下郁闷,又重新开始;而O先生有高于他人的才华,也有极强的自尊心,退稿使他感到深受伤害和打击,很难重新振作起来,和编辑沟通也变得消极。
慢慢地,O先生失去发表作品的机会,几年以后,他在文坛消失了。
渡边淳一为他的才华感到惋惜。
O先生性格天真、敏感,容易受伤,又因其才华出众,故十分自信,可一旦遇到挫折,其所受伤害也很大,会因消沉而难以东山再起。
这件事,改变渡边淳一的认知。
他重新意识到,人们是否能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才能。也就是说,有才华的人,不一定能成功。
假如O先生那时富有钝感力的话,他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顿感力,是一种能力,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02 钝感力如何帮助事业?
渡边淳一曾经在医院当过多年的外科医生。
在医院这种严格论资排辈的地方,新来的医生总是被各式各样的前辈们斥责。尤其在手术室要绝对服从上司的命令,被上司指责和申斥更是家常便饭。
在这样的高压力下,需要一种能力:钝感力。
当时,指导渡边淳一的主任教授,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后起之秀,他唯一的缺点是,总是不断地指责和训斥协助的部下。
有一个S医生,是教授的第一助手,他被教授训斥的最多。
渡边淳一开始对他感到同情,后来,他发现S医生根本不受影响,每当被训斥的时候,从来都是回答“是、是”,犹如风过耳,压根不往心里去,训斥对他好像对牛弹琴一样。
S医生在手术中被教授那样训斥,一旦手术结束,他立刻忘得一干二净,舒舒服服地泡个澡,然后回到医疗部,一边喝着日本酒,一边和同事们谈笑风生地聊起刚刚结束的手术以及其他事情。他以惊人的速度把一切不快统统丢到了脑后。
这位S医生利用第一助手的机会,近距离观察和学习教授的经验,掌握了手术要点,他成为了医疗部最出色的外科医生。
后来,S医生当上了一家大医院的院长,还担任名誉董事长。
钝感力,可以让人对来自外界的负面冲击起到盾牌的保护作用。
像S医生一样,无论你怎么训斥,我都不往心里去,一心把对方的精湛医术学到手,最后自己成为最优秀的医生和院长。
这让我想起一只蚂蚁,当砂糖和沙石混淆在一起时,蚂蚁永远只搬走砂糖,不理会沙石。
这种不理会,就是一种钝感。只对有益的东西敏感,对自己没用的东西,压根不去搭理。
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并且把“钝感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就会减少没必要的烦恼和干扰。
我们在工作中,因为做不好,被领导训斥是常见的事情,或者被客户投诉,也经常遇到。如果我们对批评和责骂过于敏感,耿耿于怀,很容易陷入情绪的恶性循环。
对负面的冲击,如果你能做到不在意,不上心,谁能伤害到你呢?做好自己的事情,学到该学的东西,总有一天,你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比尔.盖茨说:“在你没有成功之前,请不要在意你的自尊。”
这是对钝感力最好的解释。
03 感情与婚姻需要钝感力
人们常说,恋爱和婚姻需要保鲜,为什么需要钝感力呢?
钝感力,不是麻木迟钝,而是对感情中的鸡毛琐事,不敏感,不计较。
很多人的感情,不是输给别人,而是输在日常的柴米油盐里,输在生活习惯不同步的矛盾里。
书中讲了一个真实案例。
男主人公是个一丝不苟的编辑,他和太太结婚十几年,却为挤牙膏这件小事,大吵起来,互相怄气。
起因是,男人用牙膏习惯从底部开始往上挤,而太太没有这个习惯,总是随便挤。男人说已经忍她十几年,不想再忍了,两人就因这件小事,从挤牙膏升级到互相指责,大吵起来。
类似这样的吵架在感情中很常见,有些人吵架是因为袜子乱丢,鞋子乱摆,甚至是晾衣服的方式不对,都可以吵。
渡边淳一认为,在感情婚姻中,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需要钝感力,不要太敏感,互相包容和妥协。
其实,类似挤牙膏这种行为,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强迫症。
有强迫症的人,往往不认为自己有毛病,反而认为别人有毛病。一定要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否则就会忍受不了而抓狂。
我妈妈在挤牙膏这件事上,也有过强迫症。
小时候她总让我们挤牙膏要注意,从下往上挤。我才不管她呢,每次都随便挤,怎么顺手怎么挤。我觉得挤牙膏这个小事,没有必要一定要遵守某个规则。后来,妈妈没办法,她的强迫症慢慢也就没了。也可以说,她用钝感力替代了强迫症。
有句歌词写: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
为什么?
因为在感情中,彼此都很敏感,很在乎,所以容易受到伤害。有时候,仅仅是对方说了几句自己不爱听的话,都可以生气几天。
钝感力,是治愈玻璃心的解药。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两个彼此不同的人走到一起,一定会有摩擦,也会有冲突。很多感情和婚姻,就是过不了这个磨合的坎而夭折。想要感情持恒久,钝感力是一定需要的。
04 钝感力有益健康
作为医生出身的作家,渡边淳一是最有资格谈健康的。他用一句话,准确地概述了健康:
“保持健康的一个绝对条件,就是让全身的血液能够不浑浊、不停滞,并畅通无阻地流淌,这是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
比如:胃溃疡,人们普遍认为是由于暴饮暴食、饮酒过度或饭量过大造成的。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精神上持久的压力及慢性疲劳,是引起胃溃疡的更重要原因。
研究人员通过不断骚扰实验老鼠,使其一直处在不安和烦躁的状态中,渐渐地,老鼠胃部的血管开始变窄,血液循环变差,胃最上面的黏膜部分开始溃烂;随着溃烂程度加剧,最后导致胃溃疡。
这个实验可以证明胃溃疡产生于精神压力。精神压力的学说对医学产生重大贡献,为此,发现者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渡边淳一用这个典型案例,说明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而钝感力,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
人体中几乎所有的血管都是由神经来控制。这些神经被称为:自律神经。
当人感到紧张、烦躁、不安,神经就会紧张,人的血管变窄,血压升高;而当人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神经则会放松,血管保持舒张状态,血液顺畅地流淌。
钝感力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减轻自律神经的负担。
有钝感力的人,耳顺心宽,也就不容易引起情绪的紧张、焦躁不安;相反,一点事都想不开的人,很容易情绪低落、抑郁,时间长了,自律神经失调,血液不流畅,久而久之身体会生病。
笑口常开,保持开朗、放松的心态,是让血液循环畅通无阻的最佳方法。
05 钝感力可以治愈失眠
渡边淳一认为,在众多钝感力中,能够成为其核心代表的是:睡眠能力。
睡眠能力,不单指睡眠好,同时还包括了迅速起床所必需的觉醒能力。
睡眠能力较差的人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大都属于多思多虑的类型。这些人一旦依赖上安眠药,事情会变得更加棘手。
如何治愈失眠?
比如:参加抗洪抢险的战士,连续奋战几日几夜,这时候,他们无论是在路边,还是在草地上,倒头就能睡着;甚至吃着饭都可以睡着。
当人的体能消耗到极限时,自然就能睡着。
除了体能消耗,渡边淳一还指出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不去考虑那些无聊或者没有结果的事情。
有钝感力的人,不会受胡思乱想干扰。就算睡不着,也不烦躁,慢慢也就睡着了。因为睡眠是人的一种自然本能。
06 钝感力有利于战胜重大疾病
渡边淳一举了癌症的案例。
从癌症的预防到治疗,以及治愈之后回归社会,在各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心的心态,也就是所谓的钝感力。
拥有出色的钝感力,癌症的患病率会非常之低,而且即使患上癌症,也会无所畏惧。
渡边淳一有个朋友A先生,60岁时由肝炎转成肝癌。这病没有吓倒他,反而激起他的斗志。A先生只有身体很差的时候,才去医院住几天,其他时间都正常生活、工作。
他这种绝不轻言妥协、积极进取的方式,给他的肝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他的健康复原情况让主治医生感到吃惊,说不定正是他的气势,吓退了癌细胞。
这种钝感力,让我想起中国“最值钱的艺术家”吴冠中的故事。
吴冠中曾被下放到偏僻的农村,精神的苦闷令他严重失眠,甚至染上肝炎。
人生百无聊赖,他决定一死了之。
为了速死,他不再求医问药,而是疯狂作画,试图耗尽生命。从东海之角到西藏雪域,从高昌古城到海边小岛,住渔家院、工棚、破庙……他的画越来越多,画工日益炉火纯青。
可喜的是,肝炎竟然在忘我的作画中不治而愈。
其实,这种豁出去,不怕死的精神,就是一种面对疾病的钝感力。
总体来说,钝感力,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人生智慧。
我自己就是一个敏感型的人,直到读到这本《钝感力》才豁然开朗。敏感的人,优点是心思细腻,富有同理心,容易察觉到别人和环境的变化;缺点是承受能力差,对刺激反应过激。
以前在职场,老板骂我几句,我就受不了,难以释怀;或者同事推脱责任,让我一个人背黑锅,我就想到辞职,不愿意跟这种没素质的人共事;或者写作时,陌生人在后台批评几句,说风凉话,我就气得不行……
以上的行为,只能说明自己缺乏钝感力。后来,我通过刻意的自我暗示和练习,慢慢地克服敏感,提升了钝感力。
任何能力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达到,钝感力也一样。
钝感力,也是一种态度和意识模式。
无论是工作、生活、感情、人际关系,当一个人开始有意识地培养钝感力,增强钝感力,使用钝感力,很多麻烦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心大了,事就小了;事小了,人生就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