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今天北京迎来了立秋后的第一场雨,天气还真有点儿小冷啊!
那么,“一场秋雨一场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关于立秋的民谚还有多少呢?
今天,历史妞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立秋民谚。
1.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立秋之后,冷空气就开始从西伯利亚南下,之后就会形成降雨,并且使气温一次次降低。所以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等到下过十场秋雨之后,时间就差不多到了秋末冬初的时候了,这时人们就该穿上棉袄(当然现在是羽绒服)抵御严寒了。所以就有“十场秋雨穿上棉”的说法。
2.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立秋之后天气总体呈现变凉的趋势,至少不那么热了,所以人们就开始慢慢把扇子搁一边了。
3.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在民间,一直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比较直白,就是说“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那么立秋之后的天气就会比较凉爽;如果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那么立秋之后的天气就还要热上一阵”。
那么,早和晚怎么界定呢?
其实,“早”和“晚”都是指立秋的具体时间点,“早”指的是0点至12点这一时间段,“晚”指的是12点到24点这一时间段。比如今年立秋的具体时间是2018年8月7日21:30:34,是晚上。所以,今年的立秋就是“晚立秋”,而这意味着今年的天气还要热一段时间。
4.秋不凉,籽不黄
立秋对农耕非常重要,立秋一到,农事也进入收获的阶段,所以民谚有“秋不凉,籽不黄”的说法。
5.立秋十天遍地黄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金色的季节。立秋之后十天,恰好是农民收成的日子,所以“立秋十天遍地黄”的说法。类似的说法还有“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6.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那么这一年就会风调雨顺,农民伯伯就可以坐等庄稼丰收了。
7.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立秋之后,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之说。类似的说法还有“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8.雷打秋,冬半收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立秋当天听到雷声的话,那么冬季农作物的收成就会大大减少”。反过来,如果立秋当天天气晴朗,那么冬季农作物的收成就会比较好。
9.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指“如果立秋之前刮北风的话,那么立秋之后就会下雨,而且雨水会相对较多;如果是立秋之后刮北风的话,那么秋天和冬天都会比较干旱,所以雨水会少很多,最终导致河底干涸。
10.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
这句话不难理解,但是需要注意,这里的七月、六月都是指农历。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如果是农历七月份立秋的话,地里的庄稼就可能样样都有个好收成;反之,如果是农历六月立秋的话,地里的庄稼就可能样样没有好收成”。
今年立秋就是在农历六月廿六(8月7日),按照这样的说法,今年农民的庄稼收成可能就会不太好。
当然,以上这些谚语只是历代农民的经验总结,并不是定律。不过话说回来,这些谚语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反应相应的天气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能够指导农民伯伯们更好的从事农业活动,也能提醒大家适时添减衣物。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