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饭的又一个春天
我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河南西北山区,那时候,村里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但还是要看天吃饭。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饭是桌上的常客。那时候几乎家家门口都有一个榆树,捋了榆钱下来,洗干净,和玉米面和在一起,上笼屉蒸,水一开花就能吃了。那时候觉得榆钱饭着实美味,尤其是配上切碎的葱花、调好的汤汁,最主要的是能吃饱肚子。不过,这段日子没有持续太久,后来的餐桌上大米白面盛行,榆钱饭渐渐的从记忆里消失。
清明回家,在镇上饭店里吃饭,看见菜谱上有榆钱饭,惊喜之下就点了大份。上桌尝了之后,有些失望,虽然顺口,但吃不出儿时的味道了。我看了看同桌的族叔,他并没有吃这道菜。他笑着说,小时候吃多了,现在不想吃。我问族叔怎么榆钱饭跟小时候吃的味道不一样了呢。族叔笑着说,那个时候有什么啊?能吃饱就不错了,而且缺油少酱的,现在做这个饭,各种调味品都跟得上,味道自然不同。现在这个味道,城里人喜欢吃呢。
我环顾饭店大堂里其他的餐桌上,十之七八都有这道榆钱饭,吃的不亦乐乎。族叔告诉我,现在生活变好了,人们有钱了,城里人都往咱山沟沟里跑。以前没人吃的榆钱饭现在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村里的榆钱树以前无人问津,现在每到三月都开始捋榆钱,储藏起来,等到城里人来的时候售卖给他们。不仅如此,山上的野菜也开始走俏。族叔告诉我,城里人吃的是一个体验。
是啊,我这次返乡,吃的何尝不是一个体验?榆钱饭迎来有一个春天,之前的那个是为了饱腹,现在的这个是为了体验。不管是为了什么,只要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这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