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随着许巍略带沧桑的嗓音,高晓松的这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刷屏了朋友圈。当情怀引爆之后,反装叉的嘲笑与解构也如期而至。
“眼前的苟且”,戳中了太多人的痛点。吐槽之神这样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房贷你不欠下三十年?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颠簸为了七十年使用权。”重压之下,无可厚非。罔顾实际情况,盲目地追求诗和远方,凌空蹈虚的结局,肯定不会太好。可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却成为普遍的持论。经常听到的观点是,生活哪里来的远方,眼前的苟且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无非是新的苟且。
说得抽象一点,所有的虚无,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相信。如果可见的切近的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惹人怀疑,至少也反证了,内心有一杆标尺,冥冥中有一番期望,感觉应该有更圆满的理想状态。而诗和远方,其实就是理想状态。
我不明白,眼前的苟且以及诗和远方,为何一定要截然对立。生老病死固然无法回避,心灵自由同样有迹可循。跋涉现实和攀登远方从来不矛盾,在两者之间筑起一道篱墙,然而转向一边,才是自欺欺人。
纪德的金句是:“你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了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穆旦也写过:“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你我皆凡人,追逐有灵且美的万物,都需要坚持不懈地接近。而途中最大的障碍,或许就是眼前的苟且。生命得到多少,梦想实现几分,都未可知,但经历也是美意和祝福。
怕就怕,输给了眼前的苟且,还要拿否定远方来寻求仅存的安慰。或者顶着诗和远方的冠冕,行的却是苟且之事。
写到这让我想起了姜秦写的诗:
自由是个名词 她只是一个名词
自由身 可览万里江山
自由心 可游上下千年
人本自由 因为无人能阻挡你的脚步
纵使他日身有残
人亦自由
心若有天地 眼前是眼前 眼前是远方
身体过度的自由 终会变成极度的自私
可人们总以自由之名行苟且之事
心的自由 无拘无束
可少有人敢越过雷池一步
青山依旧 无人会赏
满屏头像 背景是伤
庸人看景 只为拍照
不求景色的华美 只为证明来到
高人看景 不求身置
屋前一草一木有洞天
他日有幸目睹真江山
纵然行走在尘世,唯愿心如明镜台。我们走过山河湖海,登过雪山,穿过沙漠,流连过博物馆,应该都曾为自然的造物和人类的智慧惊艳不已。
一旦回归营营役役,也就无需太烦躁。
至少我们已经见识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而我们也热忱地希望,“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