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我按照秀燕姐教的方法,用0.5倍速,把永澄老师领读《快思慢想》序言的内容又听了一遍。得到了以下收获:
1.抓到了一些永澄老师会跳过和重点讲的地方;
2.之前都没怎么明白怎么找出EAT这次发现怎么找了;
3. 发现“我希望”这个字眼,其实可以理解成在讲作者的目的;
4.对于怎么找关键词有了一点点心理表征;
5.上班路上,回想时,可以浮出序言的整体框架,能自言自语念叨出来大概在讲什么。
但是,在此之前,我花四个多小时把序言第三部分的内容听了四遍,一直没得到什么收获,到底发生了什么?秀燕姐的方法到底是什么?
2.
十天前,我跑去问秀燕姐学习《快思慢想》的方法是什么,她发来自己的学习笔记,告诉我她处在跟上的阶段,在复习之前的内容,也在研究如何检视阅读。经过几天的沟通,我画出了她研究出来的检视阅读方法,但是我一直没有去试着操作。
上周日,秀燕姐让我去试着操作看看,去听永澄老师领读《快思慢想》序言第三部分的内容,试完告诉她感受,听的方法:
1.拿着书对着看;
2.用2倍速度听2遍;
3.用0.75倍听2遍;
4.开始用0.5倍做笔记。
我迷迷糊糊地去听了一遍,秀燕姐问我是不是示范了如何快读、如何检视阅读,还告诉我,其实分析阅读和检视阅读是有一些差别的。
我完全忽略了她说的话,又迷迷糊糊地去听了一遍,她问我有获得启发感吗,我说感觉很通畅,记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还很想去记下框架。紧接着,我又问我到底是对老大整个框架和内容进行检视阅读还是通过他的解读对书的内容检视阅读 ?(听了两遍的我依旧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到底是啥啊...)
秀燕姐发来了她和光牧的聊天记录,提到共读活动中有三个对象,书、永澄、小伙伴。
1.书是理解的主要对象,后两者和自己理解的核心目的是获得卡尼曼关于判断和决策这个主题的心理表征。纯输出。
2.永澄是帮助我们理解的导师,因为我们的理解水平和能力有所不足,但是他不是作者,所以自成一个对象,他在共读中提供了另一组的认知。既有输入又有输出,又跟小伙伴有互动。
3.小伙伴是第三组对象,水平参差不齐,各有不同。学习主要面对前两组对象。既有输入也有输出,跟永澄有互动。
我不会告诉你看完之后,我整个目的又完全跑偏了,我去听的时候变成在听永澄老师讲解书里的内容,目的是为了理解,第三遍的时候还变成了根据不同对象做笔记了...
秀燕姐让我结合检视阅读,重新来过,遏制自己做其他笔记联想的念头。
我根本就没理解到底什么是结合检视阅读,就又傻傻地又听了一遍,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但是这时候我依旧是各种懵逼。
第一遍:
2倍速/30分钟听完
对照书听个大概,没做笔记
第二遍:
0.75倍速/1个半小时
记下一些问题点
第三遍:
0.5倍速/2个小时
开始做笔记,速度放慢,没听懂还暂停,发现陷进去,没有框架感
第四遍:
2倍速/30分钟
认真听,只抓关键词
我把最后听完做的记录发给了秀燕姐,她让我停下来,回去重新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关于检视阅读的内容,我要做的是体验阅读速度,不是理解书里的内容。让我再重新听一遍,结果我选择了逃走去听7月15日的内容了...(我是听怕了,就逃走了~)
3.
周日晚上,秀燕姐又和我语音电话讲了如何阅读,第二天还发来了她的收获:
我昨天又听了5、6遍03篇,今天听附录和第一部分的检视阅读,自己又自己尝试检视阅读第一部分,发现速度神速。知道第一部分主要讲什么,怎么讲的,拥有俯瞰的整体感。
我当时看到简直震惊呀~秀燕姐为什么你这么厉害,还这么努力啊~我立马决定晚上一定重新听!!
当天晚上,我在听之前和秀燕姐又重新确认了一遍到底如何检视阅读,我的目的是什么,那天晚上又用1.5倍的速度把检视阅读序言的部分听了一遍,但是可能由于太快,没记录到什么,也没太大收获。
昨天晚上,我忙完各种事情,拿出各种颜色的笔和书,打开喜马拉雅FM用0.5倍的速度开始听老大到底是如何对序言进行检视阅读,哪些部分进行了知识延展,用什么方法进行检视阅读,如何找关键词如何做标记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慢慢听,边听边在书上做标注,做完就获得我文章开头得到的收获。
慢下来~观察永澄老师如何检视阅读,这方法简直太牛了!
接下来,我应该会继续观察和刻意练习检视阅读,你要一起慢下来试试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