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具,如果你熟练运用了,反而就不想用了。有些人,如果觉得彼此太熟悉了,反而愿意分开点。亲密无间的距离,反倒是种折磨伤害。
这里所涉及的,既有边界控制的问题,也是能量转化问题。换句话说,你得把握好度,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手机的关系,根本上并没太大差异。万物互联,人会主宰手机的使用,通过手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人和手机的关系,说到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只不过,人与人的关系,更多强调的是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而人与手机,则强调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自己对自己很熟么?自己好相处么?假如你是别人,你愿意和自己这样的人相处么?
我们的性情、习惯、认知、经历,还有一些捉摸不定的想法,从真实与虚伪、冷漠与热情,到诉求与奢望,很容易让人头晕目眩。想法太多的人,通常没有安全感,很不可靠。
能与自己好好相处的人并不多,多数时候是在自我逃避、自我欺骗、自我敷衍,自设禁区不可碰、不愿碰。可一旦打通关节,相处好了,却是种自信、释然、和谐的美,时时处处弥散雅而不俗、濯而不妖的气息,让人倍感舒适。
手机,何尝不是另一个自己呢?
沉迷在手机里,其实你并没弄懂手机,甚至想弄懂,却懒得弄懂它。
你想教会手机,主宰手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快意行事,但又想在手机的庇护下活着,从手机中找着未知和意外的刺激。
你隔三差五地更换手机,三番五次地装卸软件,想联系这个,想表达那个,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想让自己了解别人,可到最后,发现自己更加迷失,浮躁又空虚。
你不停地向前奔跑,努力过后,发现就是个圈,你又回到了起点。
张小龙在总结微信的原动力时提到,一个好的工具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
很多人没理解清这句话,并没有在微信上找到效率,而是在微信上耗时间,让微信承载更多,把大把的精力用在微信上,什么都想从中得到,让手机成了离也离不开、甩也甩不掉的必需品。
总觉得我们在用手机,实际上,却把自己深深地装进了手机。
微信是工具,手机也是工具。
我们要成为自己的主宰,再好的工具,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