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注册简书的时候,写了几篇自以为有观点或者比较有趣的文章,但读者寥寥无几。前段时间一时兴起,写了一篇有关微信公众号的小文章,却陆陆续续收到了总计1k+的阅读量。
这个数字对某些大神来说可能不值一提,但对我来说却是不小的“成绩”。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但同时也让我不由得思考,这篇文笔并不甚好的文章受到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可以用很多种依据对文章进行分类。例如,有些文章写出来,洋洋洒洒,是为了给人欣赏的,它的目的在于给读者纯粹的精神享受;还有一些文章,写实实在在的东西,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这种文章不仅是写作者的一种精神宣泄,还作为桥梁连接读者与作者共通的精神空间;再有一种,功能性较强些,偏重于传播知识、技术、理论等,它的内容颇具指导意义,受众则主要是对某项技术、学科等有学习需求的人。或许还有其他类别,在此不再详谈。
我刚刚提及的那篇文章,大致符合上面的第二类。在简书,有许多关注自媒体,甚至运营着个人公众号的朋友,他们很容易对标题带有“公众号”的文章产生好奇,进而产生共情,这便是那篇文章阅读量积累起来的重要原因。
受众喜欢什么样的文章,是新媒体运营人员必须要把握的。但是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写文章,是否要过分着眼于他人喜好,“投其所好”?
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单纯地用是或非来下结论。
它有合理的一方面。写出文章来供人欣赏,这一行为在传播学上其实是一个双向的闭合过程。他人的反馈对于文章的改进和下一次文章的产出有很大的矫正和促进作用。这很容易理解,假使你上一篇文章阅读量破万,那你一定会获得很大的动力去写下一篇,相反,假使多数人都对你的文章表示无视、轻蔑甚至鄙夷,那便要要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真的出现什么问题。所以受众的喜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写作有益的。
同时,它也有不合理的一方面。正所谓曲高和寡,如果让古代的穷苦老百姓去欣赏阳春白雪,这恐怕很难;同样,让从事高雅艺术的人去附和下里巴人,他们或许会捂着耳朵逃开。当然,简书的用户绝大多数是热爱文字的人,这是共同点,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在某一领域很好的一篇文章,不可能让对此不感兴趣的人产生共鸣。
我们因为相似的原因聚集在这里,文章被人喜欢固然开心,但也不要因为缺少他人的关注而放弃对文字的热爱。我手写我心,问心无愧足矣。
我是丙鱼,一个爱写东西的中文系学生,欢迎来我的公众号【非虚言】找我玩~
ps.在非虚言后台回复“读书”可以获得数百本豆瓣高分电子书哦!让我们一起阅读,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