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姐姐的育儿经验分享篇

注:本文有摘自网络文字

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好奇心,人皆有之,表现在孩子的身上尤为突出。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许多在成人眼中毫无作用的物品,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留连忘返,百看不厌的“研究”对象,对于那些在成人眼中平谈无奇的事物,他们却会感到那么神奇和不可思议,然后会提出许多问题。

好奇心是孩子主动观察,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动力,是推动孩子积极主动地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力成功的起点,爸妈要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因势利导,让孩子学会向更高层次思考。

  1、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假如孩子对电视遥控器或者其他事物发生了兴趣,与其担心他们毁坏物件,不如教给他们使用的方法,满足他想要自己操作的好奇心。这样,孩子多了锻炼的机会,也能更好地激发其更深层次的好奇心,培养探索事物的能力。

  2、不要以成人的思维约束孩子。

  由于孩子的认知有限,因此常常会问很多奇怪的问题或者产生很多奇怪的想法。当他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就会坚持不懈地打破沙锅问到底。面对孩子的好奇心,爸妈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忌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束缚孩子的想像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3、创设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环境。

  对孩子来说,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蕴涵着丰富的可供探索的资源。家里的客厅、厨房、阳台,户外的公园、马路、随便哪个小犄角旮旯,都能成为引发孩子好奇心、诱导孩子提出问题的学习场所。爸妈要做的首先是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根据孩子的兴趣适时适度地提供材料和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动手体验。

  4、在游戏中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孩子特别喜欢敲敲打打,爸妈可以提供几根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棍棒,让他们尝试敲打不同质地的物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样可以引导宝宝探究不同质地的棍棒敲打在同一物品上,产生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同一质地的棒子敲打在不同物品上,产生的声音又有什么不同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5、做个和孩子一样好奇的爸妈。

  如果爸妈对周围事物显得十分冷淡,甚至对孩子的好奇心不以为然,那么孩子的好奇天性就会在无形中受到压制。因此,爸妈也要在孩子面前做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引导他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6、鼓励孩子有更多非常规的玩法。

  如果孩子的好奇心仅仅停留在好奇的层面上,那么孩子的好奇也仅仅是好奇而已。好奇是创造力的源泉,但是仅仅停留在好奇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好奇的人很多,而具有创造力的人却并不多的原因。比如,在玩游戏的时候,要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开创自己的玩法,正是通过这种非常规的玩法,孩子才能让他的好奇心得到最好的发挥。

图片发自简书App

  7、和孩子一同探究事物的奥秘。

  孩子有时会有很多古怪的想法,面对宝宝的好奇心,爸妈可以引导他们设想很多的可能,然后帮助孩子一一证实,或是一一否决,这样做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获得事物的真相。

如何保护孩子的热情与激情

桃子姐姐:

其实不单单对孩子来讲,对所有人来说,保持一颗拥有热情与激情的心是对生活最好的态度

而热情与激情却又不是一回事,往往会有很多人混为一谈。

热情: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与激情相比,热情更平稳稳定一些

激情: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

而且热情是对某件事参与度高。激情是对某事充满的欢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论哪一样,对孩子来说,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包括前面提到的好奇心,人类拥有好奇心,生活才能进步,才会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下面分享一篇从网络找到的讲座,挺不错☞

保护孩子天生的学习热情(末末爸的蒙氏爸妈群讲座内容)

我们人类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他们的学习历程。

可以说,孩子们天生具备很好的学习状态,是小小的学习积极分子。

最初学习的是关于生活基本技能和生活常识方面的内容,孩子们总是乐此不疲。

事实上,有的基本技能,是不需要任何练习便能自然习得的。比如呼吸,虽然胎儿在母体内是通过脐带进行空气传送的,从来没有进行过呼吸相关的训练,但当他们暴露在空气中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自主呼吸。

也有一些习惯性的身体活动,其实是在出生前几个月就已经学会了的,比如吮吸反射和吞咽反射,可使新生儿出生后立刻就能摄入食物。还有咳嗽、喷嚏、眨眼,能帮助新生儿回避潜在的危险。

当然,还有更多的技能,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最终习得。而这些技能,对于孩子来说,只要能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很愉快的掌握。比如说话,比如走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孩子们最初对学习新技能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的,他们似乎都无比笃信,自己肯定能学会任何东西。

然而,我们发现,不少孩子在年纪稍微大一点之后,却好像反而逐渐失去了这份信心。

以画画为例,低年龄段的孩子们,发展了握笔涂鸦的能力后,都能够提笔就画,很专注也很果断。他们能用画来表达自己的感觉,用涂鸦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可是,很多孩子长大一些后,拿起画笔时就会犹豫了,他们中不少人都认为自己不会画画,所以不敢再轻易尝试。

还有英语学习,很多低龄孩子,听到一整个句子,就能很快模仿得惟妙惟肖,可是,年龄稍大的孩子,却会很腼腆很害羞,不愿意轻易开口。他们害怕自己说得不对遭人笑话。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让人烦恼的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却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有很多知识性内容需要掌握。我们多么希望,他们年龄幼小时的那种良好的学习状态,那种主动学习的劲头,那份发自内心的自信,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啊~

其实,只要父母处理得当,孩子们这种天生的学习热情是完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保护的。那些更为高级的技巧性、知识性的内容,也完全可以让孩子们像学说话一样轻松愉快的习得。

要想处理得当,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一、 完全接纳孩子

孩子能不受外界干扰,安心把自己全部精力放在需要研究探索的事物上的基础是什么,接纳。接纳~还是接纳~来自父母的完全接纳,永远是孩子前进的最神奇动力。

有一部分父母,总能在孩子身上发现很多“问题”。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不够活泼,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不够聪明,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胆小,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太过娇气„„。如此种种,让这些父母们自身经常处于莫名的焦虑状态之中。同时,孩子也容易陷入焦躁的情绪里,于是,当他们开始探索和学习时,就显得难以心安,缺少自信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如果换个角度去看时,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是问题,很多甚至反而是孩子的优势和天赋。

比如有些“反应迟钝”的孩子,其实具有更好的专注力,能够深入的解决非常复杂的问题;某些“胆小”的孩子,其实是很谨慎的孩子,有较为良好的安全感,在陌生环境能够先小心观察再慢慢融入;某些“多动”的孩子,则拥有良好的运动天赋和过人的身体素质。

拿末末来说~他在那些突如其来的各种声音面前经常会表现得很“胆小”~尤其害怕那些有点儿刺耳的噪音。电钻声、鞭炮声~常常让他恐慌。甚至于前一阵~在儿童之家~另一个年纪比他小很多的孩子驱赶着他到处跑~仅仅是因为那个孩子的嗓门儿较大:

对于此~末末妈和我都清楚的知道~这其实是因为他的听觉过于灵敏所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末末确实是个听力特别好的孩子。曾有一天~早上六点刚过~我们一家三口都睡得很香时~末末突然爬起来说~有电话来了:我们迷迷糊糊起来查看~发现手机上果然有一个电话~是外教Beth小姐打过来的~说自己严重生病那天的课堂不能参加了。令我们惊讶的是~当时手机是被设成震动的~放在包里~且与我们的卧房相隔了两个关闭的房门:

这样的听力~在令他“胆小”的同时~也让他有了过人的音乐和语言天赋。他说话较早~经常用很精彩的语言让我们大笑不止~而且两岁刚过时~他就能跟我们的美国朋友对答如流,当然仅仅限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诸如Fire Engine、Garbage Truck之类的,。对于喜欢的歌~他很快就会唱了~而且音准和节奏都非常好~两岁多的时候~就让我们这里众多的音乐老师们惊讶不已。

当我们能采用 “完全接纳”的态度对待孩子时,就会更容易发现他们的天赋,而不是问题。

不少父母,看到孩子身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时,往往急于帮助孩子尽快“改正”。平和一些的,苦口婆心,反复提醒;急躁一点的,便忍不住指责,甚至拳脚相加。

可是,这些做法,却经常导致了“两败俱伤”的结局,严重者,更会影响到亲子关系。

有的父母,平时已经做得很好了,能够换位思考,替孩子着想。在发现问题时,也能够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可关键的是,他们仍然太“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他们会想,孩子这样,到底是否正常,这样下去,今后怎么办,

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能够感觉到父母的心情,即使父母没有明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父母流露出一点点担忧时,他们就能敏锐的察觉到——妈妈怀疑我的能力了;爸爸觉得我笨了,等等。

于是接下来,孩子在处理事情时,就会因为那种被否定的感觉而导致的自我否定,而表现得更加犹豫更加无所适从。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ed prophecy)的说法,就是说,对于孩子的某种预言性判断,往往会成为现实。

比如,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行动较慢。于是跟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慢,难道你就是比别人笨吗。这样的言论,日复一日下来,孩子就真成了越来越慢的“笨孩子”了~

还有诸如“你怎么这么胆小”,“你怎么这么调皮”等等预言。

很多家长,在孩子长大后,还会去感叹自己的睿智,早就知道你这孩子笨,你这孩子胆小,你看你,长大了还是这样的吧~

殊不知,正是家长的这些预设,将孩子变成了那个样子。

可笑的是,大部分家长之所以做出这些预言,其实就是害怕孩子变成自己所说的那个样子。于是结果就成了,家长越担心孩子变成什么样子,孩子就越会成为什么样子。

而家长过于关注(或者说担心)孩子的某一些问题,大多跟家长自身的成长有密切关系。可能是自己或者配偶身上有某一方面的问题,当这些类似的问题出现在孩子身上时,就会显得特别不能容忍了。

所以说,孩子的言行,在某种程度上是家长言行的投影。

想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能意识到,孩子的到来,其实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我们的童年可能并不完美,可能有一些伤痕,因此出现了某些方面的问题。通过我们跟孩子的相处,我们有了弥补缺陷,再次成长的机会。

如果能怀着这样的心情去看待问题,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很多其实是大人自己的问题,那么就会更容易表现出对孩子的“完全接纳”。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这样一来,在孩子们自主学习各项技能的过程中,我们就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更能等待孩子的脚步了。这样,孩子就更能感知到,爸爸妈妈始终是爱自己、信任自己的。于是,孩子在进行探索和学习的道路上,就不会患得患失,时刻想要得到父母的肯定和关注了。

完全接纳的态度,比嘴里说上很多遍“你真棒,一定能学得很好”之类的话,要更有效果得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减少对孩子的人为干扰

总有那么一些父母或祖辈,时时刻刻想着要对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每次看到孩子玩什么东西,就立刻见缝插针的开始喋喋不休。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领先于其他人,就算孩子是“笨鸟”,应该也可以让他先飞到成功的彼岸吧,

然而,事实上,孩子在探索世界、学习的时候,是特别厌烦被打扰的。

曾经看到一位妈妈,当一岁多的孩子拿起一个积木,就立刻告诉他,这是正方体的,是红色的。孩子拿起另外一个,她又说,这个也是正方体,是蓝色的,并反复念叨“蓝色”“红色”等词语,想让孩子尽快学会。可是,也许孩子当时只是想好好感觉一下积木的触感,或者体验仔细一下几个积木间的差别。在妈妈不断的言语灌输中,他会困惑,因此而很可能没法继续自己的体验了。这样的场景多了之后,孩子在学习之中的自主性将渐渐被破坏,学习各项技能的热情也会大受影响。

有的家长,属于眼明手快的热心肠型,每当孩子准备做什么事情时,总能预先判断到他们的意图,于是提前给予帮助,这种情况遭遇过多之后,孩子的学习热情也会逐渐变冷。

还有的家长,属于事事焦虑担忧型,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出差错,就把活儿抢着全干了,于是孩子因此而被剥夺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机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自主吃饭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我见过有的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还是要家长追着喂饭。不少妈妈每天愁眉苦脸,说孩子就是不愿意自己吃饭,只好追着喂了。

其实,大多数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都会有一段特别想自己吃东西的时间,手抓也好,用勺子也行。可是,真正能得到吃饭自由的孩子却很少。

也是,让孩子自己吃,不知道要吃多久呢,大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啊~如果是冬天,吃得太冷了还可能生病吧,而且,以孩子那点儿能力,肯定要吃得满身满脸,甚至满地都是的,那样不是更麻烦~算了算了,还是喂他吃吧„„

以上提到的种种干扰,带给孩子的便是无穷无尽的困扰。这些困扰对他们今后自主学习的热情会有很严重的打击。

所以,当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情时,我们不妨退半步,慢半拍,做“迟钝”一些的父母。这样能有效避免对孩子的干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了解孩子的特点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展现出不同的天赋。这一点,跟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孩子们都会倾向于积极关注环境中与自己天赋能力最有关系的那些方面。比如,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体育运动所吸引,有的孩子对音乐充满喜爱,有的孩子偏好于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涂涂画画„„。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除了天赋能力之外,孩子的个性特点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从大的方向讲,人类不同种族之间就有着一些天生的差异。比如曾有研究者对比了4个月大的美国白人婴儿、爱尔兰婴儿和中国婴儿,发现中国婴儿明显运动少、兴奋性(irritability)低、发声(vocalization)少。那些研究者由此解释了为何我们国家佛教和儒家思想广为流传,而西方世界的哲学更为强调控制焦虑、恐惧和内疚的重要性。

而即使同一个种族的不同个体,他们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巨大。

作为父母,我们长期跟孩子相处,一定是会比其他人更了解他/她的。把这些通过跟孩子长期接触而掌握的信息梳理出来,对我们今后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提供建议,或者跟孩子的老师们交流时提供更多数据,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想让孩子进行特长学习时,如果能从最接近孩子天赋的项目入手,则难度将大幅降低。

另外,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也会展现不同的特点。这也是蒙特梭利提出“敏感期”一词的原因。如果在孩子的整体状态尚未达到适合学习某样东西时,父母就急急忙忙的让孩子开始学习,那对于孩子学习热情的伤害会非常大。因为孩子成长的内在规律遭到了破坏,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烦躁不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了解孩子特点的父母,也会更加懂得孩子的坚韧程度,知道他们易受挫折的情形会出现在哪个时间段。父母们这样的状态,将有助于在孩子出现低潮时鼓励他们跨越障碍。

我认识一位妈妈~她对自己的女儿非常了解。当孩子五岁不到就自己提出想要开始学习钢琴时~她没有立刻答应。等了一年多~孩子六岁生日过了之后~她对孩子说~你现在可以学习钢琴了~可是一旦开始学习~就不能轻易放弃~必须至少学习一年的时间,而且~今后如果不想学了~也要再继续坚持至少三个月。结果~跟她预料的一样~女儿在某一天突然说自己讨厌钢琴~不想学了。当时女孩正在准备两个多月后的等级考试~于是妈妈对她说~我们坚持到考完这次级后~如果你还是不想学了就放弃吧。结果~在我们中心的考点里考完五级之后~这个小女孩突然又疯狂的爱上了弹琴~成了那个月里来我们这儿练琴时间最多的一个: 如今~小女孩儿已经上初一~她每次过来练琴~都能吸引不少家长孩子驻足聆听很长时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保持淡定平和的良好心态

一般来说,如果前面提到的三点都做到了,我们的心态自然也就能更平和了。之所以再单独提出这一点,是因为它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父母平和的心态,确确实实有助于孩子安心踏实的探索和学习。

不少父母曾对孩子说过,你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可是,每当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时,他们自己却会显得异常兴奋;而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要求时,他们的脸上又立刻乌云密布了。

这些情绪的流露,会破坏孩子学习成长内在的自然状态。

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成长,父母都会觉得开心,觉得骄傲,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可以流露出跟他同样的开心,但是没有必要过分夸张的赞扬。不要担心我们表扬得不够,使孩子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因为真正热爱学习的孩子,他们的动力并不是靠外在表扬来支撑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孩子面临失败挫折时,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则更不可取,我们应该看到孩子付出的努力。而且这个时候孩子自己也是伤心难过的。我们的平和淡定,可以成为一种无声的鼓励。

下面这个具体到某个学科的学习实例,或许能让我们更好的感受父母这种平和心态的重要性:

2007年~我给一个小学5年级女孩辅导过一段时间的数学。有一天~我看见某道题后面有她自己写的方程式~就让她给我讲解一下。她却说~我不会啊~这是我妈妈教我的。于是我问她~妈妈讲解后~你没听懂吗,她说~似懂非懂的。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不告诉妈妈~你没有全听懂~让她再讲清楚一些,她的回答是:那妈妈不是要骂死我了:

这个女孩一直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学习能力也很强,可她一度对数学极为憎恶,觉得自己永远也学不好数学。这当然跟我们现行教育制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自身水平有一定关系,但同时也是家长带着这种不平和心态“努力配合”之后所形成的恶果。

避免以强势去逼迫孩子。要做到平和淡定,还必须摒弃过于功利的心理,

有位女孩~在妈妈的强权之下~学了很多年的钢琴。后来女孩跟一个收入丰厚的外科医生恋爱了~准备结婚。婚前~男友到女孩家拜见其父母~发现女孩弹琴得了很多奖项~惊呼道:原来你这么厉害~我还不知道你会弹钢琴呢:他想让女孩把他们家里的钢琴带到婚后的新家去。可是女孩却很冷淡的说~你要是想要钢琴~那就别要我了:这个女孩~琴已经弹得很好~却不想再看到钢琴。这是多么大的悲哀啊:可以说~她是被妈妈的功利心态~逼迫着一路学习、拿奖~最后——憎恶。

上面这个事例中的妈妈,跟之前提到的那个学钢琴女孩的妈妈完全不同,前面那位妈妈不但了解自己的孩子,还保持了平和淡定的心态。

因此,父母想让孩子学好某个科目或某项技能时,一定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要太在意自己的“面子”。即使孩子某段时间进步速度比蜗牛还慢,父母也须心态平稳。当我们这些父母摒弃了功利的心态之后,将更容易看到孩子们高涨起来的学习热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还有一点:如果父母准备深度参与孩子的某项学习,就一定要尽量了解这个科目的内在规律,否则,还不如减少参与程度。

当然,我这里说的参与,指的是直接参与,如果只是帮孩子准备环境而不干扰到孩子的自主学习,则不在此列。

譬如英语的学习,很多家长受传统方式的影响,觉得孩子要学习单词,学习语法,所以早早送孩子到某些以这种方式教学的机构去学习,然后每天逼迫孩子背单词写单词。这样做,看起来好像是在帮助孩子尽早开始学习,但由于家长对语言学习规律的不了解,却反倒很可能让孩子很早就开始厌恶英语学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如画画,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特点。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他们一岁多开始涂鸦时,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绘画的学习。不少家长,看到孩子画出来的东西乱七八糟,不成规矩,就想手把手教他们画得更好看一点。殊不知,这样做正是陷入了误区。因为,美术教育不是教低龄孩子画出成人的画作,而是“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孩子画出自己的作品”(鸟居昭美)。对于低龄孩子,不如给他们提供自由涂鸦的空间,然后坐下来,认真聆听他们画中的内容。这样更能确保孩子们大师级的创造力不被泯灭。

引用M?斯科特?派克的话来作为结束前的总结:

“如果说世界是大宇宙,那么家庭就是小宇宙,在家庭的见闻和感受,决定了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看法。父母的言行举止,为我们创造了独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外部环境(比如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的某些因素)对孩子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孩子们对待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其根本还是在父母身上。因此,我们的接纳态度、我们的良好心态、我们面对新鲜事物时积极乐观的探索方式,都有

助于保护孩子们的与生俱来学习热情不被泯灭。

做到了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退到一旁,静静地欣赏孩子们勇往直前的身影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讲到前面那些,我又不得不联想到自身,从来没有注重孩子的所有情绪。我也是一名两个孩子的妈妈,更深有体会的是一直认为孩子或是婚姻是自我发展的一种“牵绊”。所以更不要提关注孩子的教育了。

这也是我发表这类文章的初衷:一起关注育儿知识,做一个更合格的母亲!

当然,我也会不定期的更新其他分享~

今日分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406评论 5 47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976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302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366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372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5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72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2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17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23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9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99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59评论 3 30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8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2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6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90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