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父母:爸妈就像一个直升机一样,永远悬停在我的头顶。无论我做什么,他们都关注着我。
大家的收入相差不大的时候,大家的教育方式就趋于松散、趋于放松,也不会挑学区房,老师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反过来,当这个社会上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大家开始重视教育
最主要的教养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教养方式叫作专断型。什么叫专断型呢?就是父母有时候会对孩子进行体罚,父母会有特别多的限制和规矩。
这种方式之下,孩子没有什么发言权,父母跟孩子之间,也没有过多的交流。父母最主要的是发布指令。如果孩子做不到的话,他会用强权来要求他一定要做到,这是第一种类型。
第二种教养方式叫作放任型。父母对孩子是相当宽容的,是以孩子的意见为主导的方式,叫作放任型的教养方法。
放任型有别于忽视型。
忽视型是最糟糕的,就是完全不管。有的父母生下孩子以后,就忙自己的事去了。这个孩子从小到大,是一种被忽视的状态
放任型的特点是他显得很开明,他会关注孩子,但是孩子做任何事,哪怕孩子做了一些错误的事,他也会笑一笑。然后就这样,随着孩子去。
第三种教养方式叫作权威型的方法,权威型方法是通过说理和塑造价值观来跟孩子沟通,父母和孩子是经常沟通的,而沟通的实质内容,最主要的是要推进这个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在各个方面的成果都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它在教育回报上,在孩子和父母的亲子关系上,以及在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上,权威型都是很好的。
权威型需要一个良好的前提:权威型的父母,自己首先得有比较高的素质,权威型的父母自己得懂教育,而且也得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所有的父母在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有两种驱动力,这两种驱动力朝着两个方向:一个驱动力叫作利他心(利他主义),一个驱动力叫作父爱主义。
利他心是什么呢?就是孩子怎么高兴让他高兴,我就希望看到孩子开心。这是利他心的驱动力。
然后父爱主义呢?就是密集型的那个驱动力,就是我觉得我的想法是对的,我觉得这样才能够表达我对孩子的爱。
如果是利他心起作用的话,你会更加偏放任型一点。如果是父爱主义起作用的话,你会更偏密集型一点。
决定一个家庭教养方式的,或者在一个社会当中,哪种教养方式最多的,主要是取决于经济问题。
这里边包括这么几个层面:
>>>第一个,一个社会的蓝领收入。它将决定着家长是否足够焦虑。
我们小时候,一个工人和一个教授的收入差距并不大。所以,那个时候,大家就会相对比较放松。
在日本,也有跟中国一样的高考制度,但是他们如果考不上大学的话,有很多高中毕业生没有去上大学在家里边子承父业,是一个非常能够被大家接受的状况。原因就是他们的蓝领收入是比较高的。
所以,蓝领收入和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状况是有关系的。
>>>第二个,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作用。
在欧洲很多贵族,他们主要教孩子们骑马、社交、跳舞,要彬彬有礼,怎么吃早餐。只要他们能够延续这个贵族的传统,他们的孩子是不愁将来的发展的。他们的大量收入是来自于家庭的继承,来自于社交的获得。所以,他们不会在教育上使特别大的劲。他只需要让他们能够继续这个传统就好。
>>>第三个,决定父母教养方式的是这个社会安全与否。
最有意思的,就是德国人和美国人的教育理念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美国,如果一个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一个人独自走在街上,警察立刻就过来说,你的家长呢?就是没有家长陪着十来岁的小孩,是不可能的一件事。这个事是警察要管的。美国的社会压力有多大,原因是美国的治安是有问题的。
在欧洲,满大街都可以看到小孩到处走。这就是安全环境不一样。
所以,为什么北欧的教育总是那么放松?我们一说起芬兰、瑞典、挪威,这些国家的教育非常放松。因为足够安全。
第四个,父母是否与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
如果这个孩子长大以后,都要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话,那么这个家庭就更多地偏向于专断式的教育。就是“大家长”,一句话说了算。像《红楼梦》,那些孩子从小长大一直都要跟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这个家里边一定是老祖宗说了算。
这个在美国的农场上也是一样
而现在我们大量的家庭,孩子到了十八岁以后,基本上就变空巢老人了。这时候教养方式会更偏向于权威型或者放任型。
所以,以上的这些因素都是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关的经济因素。
在美国兴起了一种叫作足球妈妈这样的族群。就是妈妈开一个小面包车,然后每天拉着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足球比赛。因为他们要看孩子的足球比赛,这种叫足球妈妈。
我们小时候玩的时间和现在孩子们玩的时间,差很多。原因就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收入不平等在大量的国家开始激增。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分界线,中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改革开放。然后全世界的收入不平等开始逐渐地加剧。教育的回报率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高。所以,这个过程当中,人们的教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通过统计人们发现,对于学术成绩的影响,密集型非常明显。一个国际性通用的考试,密集型教育的家庭比松散型的、放任型的家庭平均高20分以上。但是也有例外,这就除了两个国家,在这两个国家当中,密集型教育没有看出分数上差别的,是德国和比利时。但是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因为美国是从放任型向密集型转型的这么一个国家,密集型的效果非常明显。
权威型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完成大学教育这方面的指标是完成得最好的。其次是放任型,然后是专断型,最后是不参与型。
如果我们有条件的话,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权威型的教育。也就是说,父母是孩子的权威,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是价值观,父母跟孩子沟通,孩子对父母认同。它不是靠大喊大叫来推进的,但这种效果是最好的。
其次,你做一个宽容、现代,放松一点的放任型的,那最其次你也得管着他点。你说我没办法,我没学过,什么都不懂。但你最起码管着他点。最糟糕的是完全不管的类型。
不同国家的育儿价值观,最重要的就是要看家长们最认同哪些东西。有 三个指标:一个是想象力,一个是独立性,一个是勤奋。
不同的教育会看重不同的素质。这里边谁会认为勤奋最重要呢?很明显,中国是认为勤奋非常重要的。那跟我们一块儿认为勤奋很重要的,大家可能想不到——是美国、法国、西班牙,都是比较认可勤奋。
认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北欧的父母。尤其是瑞典
对于独立性的认同,以北欧和日本这样的国家为代表,也是要求很高的。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求孩子独立,独自上学,甚至独自出门旅游,自己去解决很多的问题。
当这个社会安全,大家就会更愿意让孩子尝试独立性的这种体验。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于孩子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我们来列举一下几个典型的国家:
首先是荷兰。荷兰的特点,是他们的口号叫作“正常点,已经够疯狂的了”。就是这个社会已经够疯狂了,我们都够累的,所以,对孩子正常一点。所以,荷兰是相对比较放松的方式。
第二个,瑞典。它是有大量的户外教学,带着孩子出去,然后在外面走,经常是坐在户外上课。孩子们非常喜欢在户外待着。他们的口号叫作“让孩子成为孩子”。
接着,德国和瑞士,叫作相对宽松的父母。他们可以允许让孩子上学,但是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管得比较严。原因是因为瑞士,有一个跟中国特别像的高考。
然后,英国和美国的特征,是变得越来越集中。越来越集中的意思,就是密集型教育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因为竞争压力很大,商业化程度高,收入水平差距大。
中国,叫作密集教养常态化。就是中国人是把这个当作是统一的标准。
日本人的教育理念,叫作“让可爱的孩子踏上旅途吧”。就是放手给孩子们更多更独立的机会。他们更平等、更重视独立性。
国和西班牙,专断型父母是特别普遍的。体罚在法国和西班牙来讲,是正常的现象。就是他们觉得揍孩子是应该的。
在欧洲那么一个大陆环境之下,为什么法国、西班牙会完全不一样?
第一个原因,很有可能是来自于,他们是非常传统的天主教国家。所以,他们会有这样严厉的教养传统。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两个国家的考试制度都比较严格。法国,有一个叫作“大学校”,如果你考不上这个所谓的“大学校”,你就根本没法成为法国社会的精英,你只能上普通的大学。
所以,这种差距带来了教养方式的典型变化。绝对不是说欧洲都一样,而是欧洲里边你的高考制度不同,你的经济体系不同,你社会的收入结构不同,这个家庭的教养方式立刻就随之变化。
所以,随着收入不平等的提高,放任型的比例下降,权威型的比例升高。然后同时还包括税收和再分配政策。如果一个国家的税收和再分配政策,更多地考虑到了转移支付。我们在经济学里边,有个术语叫转移支付。就是富人赚了很多的钱,我们收了他的税,用他的税转移支付给穷人。这叫转移支付的过程。
如果一个社会更多地考虑到转移支付,这个社会的教育的焦虑程度也会下降。就是密集型的程度也会下降。但是如果这个社会更多地鼓励创新,整个社会的创新就开始放缓。
了解了这一套体系以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接下来会带来什么呢?就是有没有可能会出现不平等、居住隔离和育儿陷阱。
随着这个社会密集型的费用,开始变得越来越高昂——有钱人会不断地拉高密集型教育的成本,到最后工薪阶层跟不上了。这就叫作密集型的费用开始高昂。就是你作为一个妈妈、你作为一个爸爸,你不上班,你在家里边整天陪孩子,孩子踢足球,你都要出现在现场,是很奢侈的一件事。这个需要花很多钱。就是你得必须有这种不上班的能力,你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以上这些都给大量的工薪阶层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就会导致一个现象,叫作代际受教育水平延续性变得明显。它的意思就是说,假如你们家之前爷爷就是博士,那么爸爸很容易当博士,然后儿子也很容易当博士,一代一代就传下来了。但是假如之前爸爸就没当上博士,别说博士了,爸爸就没上大学,接着儿子上大学就变得更困难。然后孙子上大学就变得更困难。因为一代一代地累积,你的收入没有增加,你没法跟得上。那么高的密集的费用,你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陪他。
为什么美国会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制度当中,就有“扫地出门”这一项。就是你没钱交房租就扫地出门。在这样的地方,导致至贫第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是单亲妈妈。因为单亲妈妈只有一份收入,而只有一份收入,这个妈妈又特别希望带着这个孩子。孩子只要一感冒,这个妈妈就有可能丧失工作,开的车轮胎只要被扎了,这个妈妈就有可能丧失工作。所以,任何一点生活当中的小波动,都会导致这个人可能再失业。然后陷入到贫穷的陷阱当中没法自拔。
代际受教育水平延续性逐渐变得越来越明显,它逐渐地变成了一个现状。所以,大量的工薪阶层的家庭,就是咬着牙也要让孩子上学。最后也让他读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因为如果不要这样的话,他很有可能代际的教育水平,就是这个样子了。而向上流动最有效的方式,当然是权威型。
母亲在推动子女取得教育成就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专断型育儿对于父亲和母亲,具有相反的效果。拥有一位专断型母亲,会对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拥有一位专断型的父亲,却会降低教育的程度。这一结果表明母亲和父亲专断的形式不同。母亲更可能严格要求与学业成就相关的事情,比如写作业这样的事。而父亲更关注其他方面的行为,比如服从父母这样的事。
如果你家里边,有个大吼大叫的父亲,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变成,一个叛逆型的少年,离家出走跟别人打架。他从父亲那儿获得的都是暴力的情绪。但如果家里边,有一个碎碎念的母亲,有一个天天盯着他的母亲,这个孩子很有可能被摁在那儿,变成了一个不情不愿的学霸。
所以,父亲更需要改变自己吼叫孩子的习惯。父亲如果能够听到这一段的话,你变得稍微温柔一点,因为你的吼叫,给孩子带来的是更糟糕的结果。但是母亲,假如你还有一点学习能力的话,我希望你可以成为一个权威型的母亲。就是在家里边真正有权威的人,是说话很少的人。
权威型的母亲是价值观层面的沟通,是让孩子能够欣赏你,接受你,理解你的价值观。所以,这个需要我们父母不断地学习。
为什么导致育儿陷阱出现?很有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经济学家们推测,蓝领工人往往是单调的。就是他们的工作往往是单调的,而“敢于质疑”的思想,只会成为这种职业的障碍。期望子女也成为蓝领的父母,可能没有多少动力去使用权威型教养方式,而是转向权威、不容置疑的专断型教养方式。就是这个父母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教养方式。这是来自于意识层面的,并不是金钱层面的。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差异不是源于目标或期望,而是源于父母面临的约束。其中一个限制因素是来自于,不同经济背景的父母实施不同教养的方式,可能会完全不同。就是你没有那么多的钱,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陪孩子。
第三个可能的原因,即家庭之外的更宽泛的孩子的成长环境。长期以来,教育研究者们认识到了同伴的重要性。孩子能够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有抱负的孩子,周围也同样是这样的孩子。那么,他们可能会表现得更好。大家在拼了命地去选学区房,就是这个道理。
怎么样通过更良好的政策、更多的教育方式的改革,能够使得育儿陷阱不要那么早地出现。
学校的组织系统。就是这里边,北欧是最值得研究的一个地方。就是北欧的学校几乎没有差距。北欧的孩子上什么学校都一样,无所谓。因为每个学校都差不多。北欧的大学也差不多。所以,整个北欧的焦虑情绪就下降。
美国有常春藤盟校,所以你一提常春藤,一提要爬藤。初一就开始了,就准备爬藤了。所以,美国的焦虑情绪大幅上涨。所以,孩子的青春期努力会变得很重要。
然后,中国、法国、韩国、土耳其这样的国家高考,所以,压力也很大。
日本在这一点上,跟中国不一样。虽然同是亚洲的国家,但是日本既有高风险考试,又很强调独立性。只有34%的日本家长认为勤奋很重要,而中国是90%。中国是叫作独立性权威型。
拿什么来解释芬兰教育的成功呢?
1.非常重视教师的资格。就是芬兰国家教育局坚持对所有层次的老师的高学历要求。所有老师都要有硕士学位。这是人家的要求。
2.即使是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想要当小学老师,也需要在其他学院上课,精通至少两个其他领域。
虽然当老师要求严格,而且工资基本与国际水平一致,但是老师仍然是最受芬兰大学生欢迎的职业选择之一。
就是尽管工资不吸引人,但是高教育水平和高能力的芬兰人,愿意选择作为老师。
3.教师在芬兰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高学历要求保证了,只有最好的学生才能成为老师,使他们受人尊敬。只有10%到15%的老师放弃他们的职业。这可以反映教师的受欢迎程度。他们的收入并不是全社会最高的,只是跟大家差不多。但是因为整个国家都认为,教师是一个受尊敬的职业。
芬兰做得好的地方就在于,它完全没有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就是把所有的老师培养到最好,让每个老师标准化地获得足够的教育,然后给他们足够的社会尊重,让大量的硕士以上的人愿意当老师。整个教育变得均衡,而且大家都很重视学术教育,学术成绩这一块。这就是瑞典和芬兰看起来很像,但是细微上的差别。
keep learning! 抓住0-4岁的黄金教育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能够养成更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更热爱学习——让孩子自己愿意探索,自己能够坐下来学习
老师是人民灵魂的工程师,值得大家去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