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围有太多的家长急功近利了。孩子刚出生就慌里慌张地把宝宝带进早教课堂,孩子刚三、四岁就开始受到绘画、舞蹈、轮滑、街舞、钢琴、英语、小主持人、智能机器人设计等举不胜举的特长班夹击。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小小的孩子不是正在上特长班,就是在上特长班的路上,一路走来,父母累,孩子更累。
每每看到这样的父母,我都特别想问一句:“你了解孩子吗?你理解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的差距吗?”与其这样辛苦的奔忙,真的不如平心静气地研读一些关于孩子的书,摸清楚孩子成长的规律之后,再有计划的付诸行动,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例如我们今天要聊的绘画。
对于儿童,我们要坚信他们有其自身的内省力,到了哪个阶段,我们为其提供环境,让其做哪个阶段的事情,顺水推舟,方能事半功倍。如果忽视儿童自身的成长规律,处处拔苗助长,那无异于事倍功半,甚至遗憾终身。
绘画就是如此。现在社会上关于绘画启蒙的培训班参差不齐,只是这样的培训班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呢?让父母们自己去思量吧!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孩子都是天生的画笔,只要父母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东西,他们就会用自己神奇的手创造一幅巨作。
因为只要你家中有笔,而且不故意藏起来,他终有一天会发现“笔”这样的东西,而且这支笔受他的支配,可以留下痕迹,于是我们会发现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可能成为他的画板,这些不成形的点点、线线、圈圈还不能称之为画,只是涂鸦。
当他划着划着,发现线条、颜色可以随意摆布,两个圈圈可以当眼睛,两条线可以当手臂,一个圈圈可以当太阳,于是他会赋予这些点、线、圈名字。他会开始给爸爸妈妈将我这条线是什么,那个圈是什么,虽然他们手上的功夫达不到,他们所描述的与他画的根本无一点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会通过语言来表达。我们也应该鼓励并接受孩子的这份想象力,因为孩子已经成功地进入到命名涂鸦期。
随着他年纪的增长,运笔的熟练,家长会发现孩子画的有模有样起来,也许他最开始成形的是一座房子或一棵树,甚至连续一段时间内都只是画房子或者树,家长无需着急,只需给他提供足够用的笔和纸,并学会倾听,孩子就会根据这个房子进行想象,编出好多故事,他的智力随之开始。就像我们成人创造需要灵感一样,孩子的绘画也需要灵感,父母需要不断提供新的刺激去保护孩子的创造灵感。
这个绘画的敏感期大概从三岁甚至两岁就开始了,如果不好好利用,五岁或者六岁就消失了。这是需要我们家长知道并重视的。最后再次强调一次:重视敏感期不是把孩子送入培训班,而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自然成长的环境,让孩子在爱与自由中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