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凑巧的遇见:�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鬼使神差的念头,点击了别人在朋友圈的分享(毕竟“财富”二字太吸引人了,谁不渴望财富呢,何况是“财富自由”呢),看了免费的那篇关于出售时间的“三条铁律”之后,不是“鸡汤文”,也不是“洗脑式”的“成功学”论调,于是,果断订阅了专栏。
总体感觉:醍醐灌顶,当头棒喝,拨云见日!
说说我的转变:从浑浑噩噩、怨天尤人到积极行动,主动改变。
一、浑浑噩噩的“上辈子”
我把20天前的日子定义为“上辈子”。因为就在20天前,我还是一个浑浑噩噩混日子的普通上班族,提拔无望,前途黯淡,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好,自身能力也谈不上优秀。一腔热血和报复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中消磨殆尽,在自认为“不公平”的工作环境中,日渐消沉、颓废,甚至有了辞职的念头。给自己定的各种目标,比如减肥、健身,学英语,练书法,一样都没坚持下来。就在订阅这个专栏前一天,我刚刚在工作上遭遇了一个重大打击,当时整个人感觉天都要塌了!心头只有满腔怒火与怨恨,难道没有背景的人就活该被欺负,活该受到“不公平”待遇,永远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二、积极行动,主动转变,开启元认知能力。
关于注意力。
开始专栏阅读后,第一天,我读了注意力这个专题,那“三个大坑”我全部中招!以前,我每天大部分时间花在娱乐新闻、综艺节目、微信、微博上,每天早上11:00之前,如果没有特别急的资料报送,几乎所有时间,都会消耗在腾讯娱乐新闻,几乎每条必看,看完不够,再打开手机天天快报,然后微信、微博、空间通通刷遍,生怕错过什么,一大早时间就这么白白消耗了,注意力被生生掠夺,还是心甘情愿被掠夺!做事的时候也总是拖延拖延再拖延,不时间又拿起手机刷微信,不到最后一刻不到火烧眉毛不到刀架在脖子上,事情是完不成的!每天因为事情多而焦虑,越焦虑越不想动,越不去做又越焦虑,恶性循环。 认识到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注意力之后,我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1.屏蔽了大部分刷广告的微信好友,取消了大部分无用却消耗我大量注意力的公众号,退出了一些无用群,仅保留的一两个群全部开启消息免打扰!
2.卸载了所有不常用的软件,不再打开微博。 不再“莫名其妙地凑热闹”,不再关心娱乐八卦,每次因为工作需要打开QQ,弹出来的新闻迅速扫一遍首页和财经,然后关闭。 上下班的路上,不再参与八卦,聊天,或是无所事事,改为阅读专栏,实在困的时候就稍微咪一会儿,不再吐槽领导,吐槽工作,吐槽命运不公,社会黑暗。
3. 认识到付费就是捡便宜,不再参加那些所谓的免费学习,因为我发现越是付费的东西才不甘心浪费,而越是免费的越不容易珍惜,白白收藏一堆东西却从不认真去阅读,更别提实践了。
4. 时刻关注自己的注意力,一切以是否有利于自我成长为前提,不再做无用的胡思乱想,有意识地掌控自己的思维。
关于元认知能力。
以前在我的字典里这个“概念”根本不存在,更加不知道这个能力还可以培养和刻意训练,甚至一直以为自己是读书读傻了、读迂了,以至于情商太低,不会说话,不善交际,完全不知道这一切是因为自己缺乏思考和锻炼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读了一些提升交际、说话技巧以及情商的书,反而更迷惑。
认识到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之后,我做了以下几件事:
1.彻底戒掉了抱怨。 我从未意识到这个恶习原来才是我自己给自己挖的最大的坑!!才发现自己就是那种典型的不停抱怨、不自觉扮演“可怜者”“受害者”角色的人。而且还沉溺于这样的角色中越演越认真,越演越卖力,认真到连自己都确信自己就是那个遭遇不公平待遇最多、处境最可怜、命运最悲惨的人。见人就不自觉叹息、悲叹、埋怨,肤浅地认为是父母没有给我创造好的条件,没有给我培养良好的性格,以偏概全地认为这个系统就是“黑暗的”,是没有任何“公平”可言的,没有家世背景的人在这个体制内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我就是在这样的“坑”中越陷越深,认为一切已成定局,最后完全放弃了努力,甚至完全忘记自己还可以去积极改变。
认识到我应该开启并不断打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后,我停止了抱怨这一最大恶习。不再逢人就说自己的不幸,不再抱怨领导的“不公平”。每遇到一件事, 都试着调动这个元认知能力,做出最有利于自我成长的选择。改变能改变的,一时不能改变的就先放一边,把注意力专注于自我成长上。懂得了反思,每做完一件事,都回想一遍过程和细节,检视一下哪些地方做得不够,需要改善并且能改善。
2.不再“见不得别人的好”。 笑来老师指出的每一个缺点,发现自己都中招。认识到这一点,我开始不再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而是努力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思考他们之所以优秀,之所以“比自己过得好”,更确切地说是“比自己混得好”的原因,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同时,也开始有意远离那些会把自己逐渐带入“平庸”的人(身边的同事,大部分是甘于平淡和平庸的,他们的追求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足矣,业余时间就是修长城(打麻将)、逛街、吃喝,而我和他们的兴趣完全不同,我喜欢独处,喜欢安静,喜欢看书、写字。曾经的自己,做什么力求做到最好,后来在周围环境的下,在我毫无知觉中,从“精益求精”,到“得过且过”,到“差不多就行了”,到“能敷就敷,谁认真看呢”。到最后甚至都不好意思比别人做得好了,生怕自己搞“特立独行”!可见,“温水煮青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力量!)
3.开始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这一点,又和笑来老师举的例子吻合,常常会这样,听这个人说的时候,觉得“哇,好有道理”,或者“嗯,的确是这样”,然后听另一个人说的时候,又会觉得“嗯,好像也挺有道理的”,而这两个人竟然是对立的双方。我却觉得双方都对,都有理,于是就开始迷糊、混乱了,不知道该支持哪一方,同情哪一方。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我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缘故,常常被别人的观点牵着鼻子走,缺乏主见。而事实上,一直以来,我都是个不爱动脑、不喜欢思考,只喜欢简简单单活着的人,害怕复杂的东西,一想到复杂问题就头疼。看书、看电影只喜欢看一遍,绝不看第二遍,也绝不去做过多思考、剖析,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我对于人生、社会,对很多事情的理解都是肤浅的、不成熟的、缺乏逻辑依据的、没有形成系统的,以至于在我人生的每个当口,我都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只能凭着“感觉”稀里糊涂往前走,造就了我30岁以前浑浑噩噩的失意人生,生生印证了笑来老师那句话:价值观决定选择,而选择决定命运! 现在,遇到事情,我会试着自己去作深入思考、分析,去有意识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关于“错过”。
曾经有一个同事告诉我很多道理,每次听他说我都觉得好有道理,可是却觉得好像跟我没有关系,甚至认为他的那些想法、做法目的性太强,太功利,进而心生反感,更何况,同事之间,本就存在利益关系,他会那么好心来指导我?后来,他再找我传播他的理论的时候,我便自动屏蔽,虽然点头,却根本一个字没听进去,更别提践行了。直到20天前,我遭遇人生一个重大打击那天,他又来找我,说,“如果你把我当朋友的话,我就最后再和你聊一次,如果不,那我以后一个字都不会再提了,我是不想看你再这么继续堕落下去了才跟你聊的。”可当时我的想法是:“你有这么好心吗?你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我的不如意不正好成就了你的春风得意吗?你就幸灾乐祸好好看我的笑话去吧。”于是那天他跟我说的话我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后来他失望地走了。 20天后的今天,我才突然醒悟,我生生错过了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那个同事跟我说的,几乎就是现在笑来老师的某些观点,比如我当时认为的“目的性太强”,实际上类似于笑来老师说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在选择的时候,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在众多选择中选择最有利于自我成长的。我才想起当时他每天坚持听并极力向我推荐的公众号,就是“逻辑思维”。而我当时给他的回应则是很不以为然,一是认为自己头脑笨,学不来什么逻辑思维,也不想变得功利。多么幼稚、肤浅的想,以及多么阴暗、狭隘的内心。
关于逻辑思维。
我只记得大学的时候学过“逻辑修辞学”,但对于“逻辑”的概念,只有“或”“且”“非”等几个字眼,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力的欠缺其实是因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说话,我常常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说到哪里了,脑子突然“短路”,或者“卡壳”,或者语无伦次,或者胡说八道,没有重点,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究竟要表达什么。写作也是如此,常常没有主题,没有重点地乱写一通,还美其名曰“意识流”,想到哪写到哪。篇幅是够了,但却是散乱,拖沓的。好的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经得起推敲和品鉴。最重要的就是逻辑严密,每个部分环环相扣。而我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意识到这个不足,我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调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不断打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到尽量准确、清楚地去表达自己”。不论是说话,还是写作。特别是说话,这是当下一个很重要的刚需(想想自己因为不会说话得罪了多少人,特别是领导,恨自己没有早点意识到,还一直抱怨自己情商太低,怪父母从小没锻炼自己这方面能力,怪父母没有培养我一个良好的性格,只知道看成绩。现在看来,多不应该,早点学会思考、早点去锻炼、去实践、去改变,今天早已拥有好好说话的能力了)。
关于“活在未来”。
明白了当下的“现状”是“过去的积累”,而“过去”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通过当下的不断地积累、成长、进步,活在自己期待的“未来”。同时,要培养、打磨自己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期待“马上”就能见效,而是要把“成长”看成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句话:立下目标,不断积累、成长,耐心等待,活在未来。 基于这个认识,我做了以下几件事:
1.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笔上行者:bishangxingzhe),准备突破自己,做一件有勇气的事——开始“公开写作”,2017年1月1日,会更新自己的第一篇文章,作为自己的新年礼物,也算是一个新的人生规划,因为这一年,我刚好踏上30岁这个人生的重要分水岭,如果上天刚好给我一个世纪的生命,如果按照笑来老师的“七年就是一辈子”的说法,那么,我的人生刚好还有“十辈子”;
2.花了“199元”加入了“得到”践行好友发起的“不写就出局”的写作活动,准备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启一场七年(“一辈子”:2017--2024)的约定,不写就出局,用写作倒逼自己成长,不论结果如何,能坚持下来,就是一件“牛逼”的事,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给自己写了一本思想的回忆录;
3.开始重新捡起小时候热爱的“书法”,硬笔、软笔,坚持每天打卡。
4.准备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特点,考取2个证书,开拓第二事业,提升自己的多维竞争力。
5.准备在12月30日前,完成自己的第一个“七年规划”,这将是我有生以来最详细的人生规划,包括所有之前想去学习但没行动、或有行动但没坚持下来、或者觉得对于提升自己多维竞争力有帮助的想法,量化到具体可行,而不是过去那样只是写个最终目标摆在那里就完事,最后发现很多都没坚持下来,更别提成效了。
6.把自我成长定为终生目标,不断积累、提升自我能力和价值,学会做自己贵人。
关于正确的“刚需”。
以前不知道什么是“刚需”,确切地说,除了首套房是“刚需”外,不认为我们的生活跟“刚需”有什么关系。现在我知道,“刚需”是我们的内在驱动力。正确的“刚需”促使我们不断成长、进步、蜕变,而错误的“刚需”则使我们人生不断走下坡路。检视一下,我曾经也有很多错误的“刚需”,比如抱怨、找借口、嫉妒、拖延、缺乏耐心等等。也认识到自己就是那种典型的“表现型”人格,在乎“成功”的状态,总希望把自己最好、最优秀、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害怕被人嘲笑、怕出丑、怕自己不够好或是没有期待的那么好,最后不敢再往前迈步,希望把自己最成功的那个瞬间留在别人印象里,以为那样最安全。其实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自己永远停留在过去,再也没有进步!
现在,我要让自己成为“进取型”人格的人,更加关注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不期待立竿见影、“马上”成功。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和选择正确的“刚需”,比如“英语阅读”,“写一手漂亮的字”,“练一身好看的身材”或者“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等等。
三、“四大能力”,助力“开挂”的人生
总结一下,用好笑来老师教给我们的概念,不仅仅只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方法论,更是通往思想自由之路的方法论,在生活、工作中方方面面都用得着。就目前更新的内容来看,可以概括为“四大能力”:
一是注意力(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二是元认知能力(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 三是多维竞争能力(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 四是自我驱动力(需要正确的“刚需”)
我坚信,培养、锻炼,并用好这几大能力,足以解决你生活中众多困惑、众多问题和麻烦,不折不扣去践行,足以使你去拥抱“开挂”的人生!
现在,我认为实现财务自由,首先应该实现思想上的自由。短短20天,仿佛过了“一辈子”,大脑里很多认知,30年来经历了第一次彻底的升级!吃一堑,不止长一智啊!现在看来,工作上这个小小的打击算什么,茫然不知、彻底的堕落才是最可怕的!没有这次打击,我又怎会鬼使神差般点开别人的分享(本以为又是那种公众号的营销软文),鬼使神差般认真阅读,最后鬼使神差般订阅!谢谢那个分享的陌生人,让我无意中撞见,从此开启操作系统升级换代的人生。
确实如笑来老师所说:这个世界是有灵魂的,你怎样对待它,它就怎样对待你。工作还是那份工作,环境还是那个环境,领导还是那些领导,同事还是那些同事,而我早已经不是我了。心态转变了,世界就变了。同样的工作,过去是躲避、推诿、消极,而现在是积极主动去承担,对未来有了新的规划和想法。笼罩心中多年的阴云和迷雾被拨开了,心里开始敞亮起来,心态更加平和、阳光了。
我也深深记住了笑来老师希望我们记住的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