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很多关于什么样的公司是一个好公司,什么样的公司是个不好的公司的评判标准,当我周末参见一个大会的时候,看到这些台上的演讲者,他们都是来自于或大或小的公司的老板,职业经理人,我开始有自己对好公司的评判标准。
想想这些年呆过的几个公司,几十个人的小公司,几百个人的中型公司,几千人的大公司,创业公司,成熟型的公司,即将上市的公司,这么一总结发现自己呆过的公司类型还挺全面。
人员稳定
公司a:我进去的时候是一家十几个人的创业公司,想做农产品的B2B电商平台。一年多后,面临倒闭。老板是属于最早那批互联网人,工作背景也不错,曾是某影音的高管。挖来的CMO,CTO,或是VP也都是比较早进入互联网的人,有的人还独自创业了几年。论经验,论人脉,论对互联网的了解,对于成功来说,足够了。所以公司成立之初就是抱着上市的目的的,老板信誓旦旦地分大家股份,定期给大家召开会议。大家工作热情很高,每天都自愿加班加点地干活。
有一次,公司招了一个编辑,是个女孩。上午那个女孩刚在微信群里做完自我介绍,下午就被离职了。据说是因为老板说目前不需要这样职位的人。当时,有些员工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因为大家都是有工作经历的人,之前在其他公司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奇葩的事情。
大约过了一个月,刚入职不到3个月的人事总监也被离职了。人事总监在离职收拾工位上东西的时候,听到她接了个电话,对方好像问她为什么离职,她说公司觉得她干得不好。她干得好不好,我们是有目共睹的。然后又在同事中引起波澜,我们都在想,下一个莫名其妙被离职的会不会是自己?
还有一件事是,前台在1个月内换了4个,都是上几天班就离职了,被离职还是主动离职,不得而知。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人员的动荡会造成人心不稳定,初创公司固然要求人员的性价比高,出活,出效率,但人心稳定是更重要的。对一个公司来说,人员离职除了员工本人的原因外,也说明公司老板眼光矬,经常看走眼。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司对员工的不信任。这样的公司会让员工没有安全感。当然也不会为公司创造出高的价值,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觉得这个公司不值得他浪费青春年华。
对员工的信任
公司b:老板没有什么互联网的背景,之前做过杂志发行,之后做个人社保代理,但是想转型到互联网。于是设立了产品经理的职位,招了大半年招到了一个产品经理。这个产品经理倒也踏实,为公司转型到线上做产品,倒也做了一些实事。然后老板又招了一个产品经理,这个新来的产品经理刚毕业两年,在创业公司做运营,刚转产品半年,老板觉得90后有想法,且在创业公司呆过,就让新来的产品经理去领导一个几年经验的产品老鸟。产品老鸟觉得没有受到老板信任,然后愤然离去,留下了几个待完成的项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本来是年后上线的,结果一年过去了,项目还是没有上线。
让员工觉得受到了尊重
还是那个公司b的事情。当微信红包成了一种流行,公司老板也开始在过年的时候在群里发红包。老板大年三十晚上发红包,大家把红包抢完后,却没有人在群里说“谢谢老板”之类的话,老板就在群里发话了,说:你们还不快感谢之类,不知道感恩怎么怎么样的话。我当时觉得那个红包是他施舍我的,我必须向乞丐一样向他俯首哈腰去感谢他。其实那个200块钱的红包,被几十个人随即抢过后,平均一个人也就几块钱,随机的也就几分钱。可惜红包领完后不能退,否则真的退回去了。我觉得自己像是受到了很大的侮辱,同时也责怪自己真是手贱。像这样发个红包都要大家膜拜的老板,真是。。。。
决策稳定
朝令夕改,在古装剧中经常用来形容统治者的对决策的随意性,扰乱民心。其实在一个公司中,稳定的决策,无论对公司,对员工都非常重要。在公司中典型的就是对产品想出一出是一出,随时都在改变产品,导致产品一改再改,就是上不了线,然后错失了机会。这或许反应了追求完美的心理,但这更反应了领导者对自己决定的不信任,得时时看别人家的产品,别人家的都是好的,他们家产品有的功能我不能没有。一个稳定的决策,就算它不合时宜,如果大家齐心协力去完成,或许它产生的结果会超过预期。再说它还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你怎么就知道它不合时宜了呢。
所以,如果偶然间你看到了这篇文章,恰好又是公司的老板,麻烦您反省一下,您的公司会基业长青,我们这些做员工的也会心理上好受一些,每当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觉得您还算是个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