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启泉教授指出:21世纪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学科统整,实现学科教学从“知识传递型”向“问题解决型”的转变。几年前,笔者曾在行政管理例会等场合多次表述过类似的认识。
拜读《课程的逻辑》一书的论述,感觉仍然较为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的借鉴意义,故笔者觉得有必要就此再赘述之。
一、进一步明晰什么是学科统整
综合来看,学科统整是一种课程组织,贯穿学科教材的界限,关注广泛的生活问题或宽广的学习领域,将各种分割的课程组合成有意义的联结。或者指课程成份的横向联系或水平衔接,希望让特定的课程内容能够和其他的课程内容建立融合一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各种课程贯串起来,了解不同课程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以增加学习的意义性、应用性和效率性(黄政杰,1997)。
打个比喻来说,学科课程统整就像计算机的IC(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将个别独立存在的电子组件结合起来,成为功能强大的处理器;也像人体的组织结构,将各种器官系统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具有思考与行动的人。
因此,学科课程统整并非要取代分科课程,而是试图将分立的各个学科间关联起来,使学习内容更有意义性与应用性,让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因此,学科课程统整正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育专业的空间。
在国家包办学校课程的教育体制里,教师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只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科目表和教科书来教学,只要教授完教科书上的材料,就算尽责了事。至于学校和社区之间,则被高耸的围墙隔成墙里和墙外两个世界;教师同侪之间,除了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相互竞争之外,少有专业的互动。
面对未来课程改革的冲激,我们既要有一种旧有能力丧失的危机意识,同时更要有积极自我提升专业能力的成长意识。教师不再是被动的、孤独的课程执行者,而是还须扮演主动的、合作的课程设计者和研究者,积极发展学校本位的统整课程。
最理想的课程统整方式就是抛弃学科或科目的传统课程结构,重新发展一种统整的课程。较为可行的课程统整,就是仍维持学科的独立,但学科间则尽力以共通的或相关主题相互联络贯串起来,或者另外提供一段时间作为统整学习。亦即以主题、概念或大观念为核心,将不同学科或科目的知识和技能,整合为一个有意义的、符合真实生活经验的学习内容。
因此,统整课程并非要取代分科课程,而是要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透过教学层次,结合现有的学科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设计统整的主题学习。一方面既可促进学习内容的意义化、简化、内化与迁移,另一方面又能发挥教师的专业,颇能符合当前的教育情境与改革需求。
二、明晰学科统整的实施方式
(一)联络式统整
维持传统的分科教学,但在个别学科内以主题将相关的数课组成有意义的学习单元;或者数个学科同时教授相关的主题,使学习内容能相互联络或贯串起来,即联科教学。
由于联络式统整仍维持分科教学,涉及学校和教师的变动最少,因此最容易实施,既能维持分科教学的原有优点——确保学科内容获得学习,又能将各科关联起来——组成有意义的整体。
(二)附加式统整
由于分科教学的习惯和传统不容易改变,或者基于教师专长的需要,仍然必须采取分科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将分科所学的知识加以统整,因此由各科贡献一段时间做为统合活动,让学生能透过主题探讨活动来统合或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例如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属小学的课程设计,在传统的各科教学之外,另设创造性活动(萧志强译,1995)。
在学期开始前,教师必须提出整学年的创造性活动的课程计划,以主题的方式来规划,每个主题下包含3、4个活动。每个主题可以在一周内完成,也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整个学期。主题的内容必须尽量扣紧各科的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将各学科的知识透过主题的活动加以统整。
实施的时间除了带状分布式(分散在各周)之外,亦可视学校情境或主题性质采取集中式,将统整活动集中在某一时段。由于附加式统整仍维持分科教学,只是由各科贡献部分时间作为课程统整之用,并未改变现有的课程结构,因此在实施上的可行性亦高。
(三)局部式统整
局部性统整系采用部分科目分科教学,而其余科目采取统整教学。这种设计的主要考虑在于有些学科或科目特殊,或其知识体系自成一个系统,例如数学,不易与其他学科结合;或者有些工具学科,特别强调基本能力的学习,必须有单独学习的时间,例如国语的练习等。因此,数学和国语两科可以分科教学,其余社会、自然、艺体学科等则可以设计成统整式主题教学。不过,在统整教学的设计中,亦可以将国语、数学相关基本能力的运用包含其中。
(四)全面式统整
打破所有学科界限,将课程目标、学科教材内容加以分析和汇整,去除重复的和琐碎的教材,并统合相关学科内容与学生真实生活经验,透过主题和探索活动的方式来引导学习,例如Kovalik和Olsen(1994)所提出的统整主题教学模式。这种统整方式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分工,教师也必须具备较专精的课程设计能力,因此其实施的难度也最高。
(五)综合式统整
上述四种实施方式,学校可以依据需要搭配使用,成为综合式统整。例如花莲师院附小的课程统整兼采跨学科、科际融合和超学科的综合模式。以一个月共四周的课程为例,前三周采取跨学科或科际融合的统整,以一个学科(国语科或社会科)为中心,将其余学科贯串或融合起来。教学的进行是根据探索活动内容的需要采用弹性课表,而非传统的固定课表。至于采取跨学科或科际融合,则视当月教材的性质而定。当各科教材的相关密切时,则打破学科界限,采取科际融合的统整。若其相关度不高,则采取跨学科统整,维持分科教学,但尽量使其相互联络。第四周则为统合活动周,根据当月主题的学习目标,设计持续一周的完整探索活动方案,将前三周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让能学生获得整体的学习。因此,第四周的统合活动超越学科教材的范围,属于超学科的统整。
三、明晰学科统整的策略
(一)根据学校条件,选择合适的实施方式
各种方式的实施条件均不相同,通常刚开始实施可采用联络式统整,等到累积较多的经验后再采用附加性统整或局部性统整。当教师已能充分掌握统整课程的精神,并且能精熟课程设计时,就可实施全面性统整或综合式统整。
(二)根据年级和课程特性,选择合适的统整类型
就学习的程序而言,年级越低,教材内容越趋向生活化;年级越高,教材内容越趋向分化。因此,在低年级适合科际融合课程,中高年级则适合采用单科、跨科与科际融合等多种统整类型并用。至于以生活经验或议题为主题的超学科统整,则较不受年级的限制,任何年级均可实施。
(三)组织教师团队,实施协同教学
由于学校课程的统整涉及各种不同年级课程或领域,通常不是个别教师可以单独完成,必须结合校内不同专长教师,组成教学群,打破学科界限、班级界限,进行协同教学。或者采取班群方式,将三个班组成一个教学群,由四至五位教师协同合作负责所有的班务、课程与教学,学校不再安排科任教师。班群的规模和教师人数的设置,由学校视其情境和条件来决定。
(四)机动调整上课时间,实施弹性课表
上课时间采用学期或学年总时数计算,不须拘泥于每周固定的时间与节数,视课程需要弹性调整,使学习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具有完整性。
(五)应用社区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就学校与社区关系而言,教师与家长是合伙人,共同合作来教育其子女。因此教师应熟悉社区特性,了解社区可用资源,将学习空间扩展到社区,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充实教学内容。
(六)与家长充分沟通,以获取认同与支持
由于统整教学需要应用较多的社区资源,教学或学习活动也经常需要家长参与,因此学校与教师在实施前、中、后都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获取其支持和合作。
以上是笔者的一点设想浅见,并没有通过学科统整实验予以佐证,但愿我们未来的课程改革和创新能够证明其是正确的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