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一群人正围着一个老头听讲,老头瘦削却精神矍铄,手里端着一个塑料水杯,头上顶着白发,眼里闪着光芒。他不是讲解员,也不是导游,但是他却吸引了一大群人跟着他,听他讲那些文物展品里不一样的故事。
比如他从道家风水的角度讲北京和西安,他说,北京是阳城,西安是阴城,你看男人到了北京往往能成大事,但是慈禧不行,八国联军打过来,慈禧逃到西安,人家说,不打了。西安是女人说了算,你看武则天,一代女皇。当年毛泽东就是不进西安城,因为这里全是皇帝陵,邪气重,蒋介石不信,结果来了就被捉了。
大家簇拥着他,就这样一路听着他讲,因为他讲的和那些导游们可不一样,在佛教文化展厅前,他停下来了,估计转了一下午他也累了,老头见周围年轻人居多,就又唠叨了几句,他说,你们这一代年轻人,听我们讲过去就觉得烦,等你们经历多了就会发现,其实过去的人有很多智慧,比如毛泽东,我推荐你们读读毛泽东的作品,他很厉害啊,他的思想综合了儒、道、佛三家还有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毛泽东说“觉悟”,他说“实事求是”,在他的作品里藏着智慧,你们去读一读,在现代也是非常受用的。
我听了这位老者的话,首先去读的就是关于毛泽东本人的书,这本罗斯·特里尔写的《毛泽东传》。
外国人特有一种调侃的文笔,我反而觉得有些细节很有人情味。比如
我称毛泽东是“半虎气”、“半猴气”。毛泽东身上的虎气懂得怎样从A点到达B点。他身上的猴气则怀疑到达B点的价值。
我还称毛泽东是半知识分子。虽然思想能吸引他,但是,行动同样能诱惑他。虽然他热爱历史,并吟诗作赋,但他也希望创造历史并在中国这块画布上画出新的社会主义图案。
罗斯·特里尔在引子里这样写道。
他会相当生硬枯燥地引用中国典故,使来访者摸不着头脑,或者长时间保持沉默,好像把人丢进热油里去受熬煎。他相当粗俗,会把手伸进他宽大的裤子里摸虱子,使来访者大感吃惊。
在亚马逊的书籍评论下面,我也看到有人对这样的描写深表不快。
但是就如同作者所言,“不同的人摸到毛泽东这头大象的不同部分,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说过:“社会形成之初,是领袖造就制度。”在中国,那就是毛泽东时代。他又说:“后来则是制度产生领袖。”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再后来,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会重新塑造制度,这种制度在每个时代则产生具有临时权威的适当领袖,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应该用什么眼光去看待毛泽东?
这也是作者提出的问题,因为毛泽东性格的复杂性,以及其成就的伟大性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方面能够概括的。
农民造反者?他成功地劝导那些游民走出湖南的水稻田和江西绿色的山峦,参加一支小规模的军队,而正是这支军队最终从中国的地主手中夺取了统治权。
在最近公号读到的一篇文章提到的《阶层固化时代,寒门子弟的上升之道》里面,作者也列举了一些其他例子。
诗人?他很少不在打完一仗之后偷闲写首诗,抒发他对进行斗争和对中国山河的壮丽感到的快乐和激情。
那些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情怀的抒发,他对个人意志品质的肯定和战斗激情的热情。
把眼光投向国外以寻求救治病入膏肓的中国的方法的一代代爱国志士中最新的一个?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也不是自由主义宪法的蓝图,而是共产主义。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共产主义煎煮成了一味药,用来使中国这个病人复生,虽然这个病人已让人觉得无药可救。
最让人感到佩服的是他的灵活性,他始终能够把握现实情况,反对“本本主义”,他从现实出发的精神,他灵活机动的策略在他一生中都很有用。在他的世界观中,世界是一直在变化的,“未来的日月将像一把剑一样穿透这些矛盾。但此时毛泽东有一个信条,他把它草草地写在他那本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的页边上:'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性者,罪莫大焉。'泡尔生在书中写道,如果所有的痛苦和灾难都被克服,对抗和争斗自然就消除了。毛泽东在页边上写道:'人类不能久无变化。'”。这是早期读书时,毛泽东做的读书笔记。
皇帝?他教导前后三代人对中国人两千年来所敬畏的禁忌和权威嗤之以鼻。然而,到头来可能连他自己也很失望。这可怕地说明,旧世界仍未死亡,还在新世界里游荡。
其实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件事,都是有着延续性的,断章取义地去理解是非常不妥当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完整地去读一读这本书,去感受毛泽东伟大的人格魅力,去对比和发现自己身上的性格特点和想法,从伟人身上学习我们可以学到的东西。
毛泽东在1941年1月给两个身在俄罗斯学习的儿子回信时写道,
“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那时候他已是人到中年,按照作者的说法,毛泽东是半知识分子,他是蔑视权威的,但是他又酷爱阅读,1964年他的一个远房亲戚的女儿王海荣来看他,王海荣当时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英语,他递给她一本《唐诗三百首》,让她多读几遍,
“读这首诗要注意什么问题?要先打点预防针才不会受影响。”王问道。
毛泽东激动起来:“你这个人尽是形而上学。为什么要打预防针?不要打,要受点影响才好,要钻进去,深入角色,然后再爬出来。”
书中类似的我非常喜欢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后记
除了《毛泽东传》,四月份一同开始阅读的还有《精进》(采铜)、《格调》(保罗·夫塞尔),其中《格调》是在讨论美国的阶层,和最近关于阶层固化的说法可以对比来看,很多人是持有这样的观点的,“美国社会过去发生的问题,中国社会迟早或者正在经历”,所以读读也是很有益处的。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已经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我想,读书的意义就在于,让二三十岁的自己真实而有灵气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