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年前,我从昆明读完书毕业,去北京第一份工作,那是我第一次到北方。
在办公室住了两天后,我通过中介租到了一间房子,在著名的回龙观。
那时候回龙观刚刚有8号线地铁,上上下下没什么人,可惜好景不长,7月21日的看海中,我损失了我唯二值钱的电子产品之一,我的电脑。
这些其实都还好,尤其是想到第一次来到这么繁华的城市,周边来来去去匆匆忙忙的都是同龄的年轻人。
直到冬天来临。
坑爹的房子竟然没有暖气竟然是坏的,幸好我不喜欢丢弃旧的家什,我有一张还能开到低温档的电热毯。
有人说,雾霾的是北京,下雪之后的是北平。作为生活在4环和6环之间的人,我并不了解北平是什么样。
但是确实很特别。干冷的物理攻击和家乡的湿冷的魔法攻击不一样,确实没有那种黏糊糊的愁闷感,顺便说句我的家乡在长江之北。
晚上下班乘坐完地铁公交,昏暗的路灯照射着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走在结冰的路面上,手并不想缩起来,寒风呼啸而过,却有一种不愿回到家里而是这段路一种走下去的冲动。
没有叶子的树只剩下寂寞的剪影。
(二)
我并不能体会太久,随之是到广西的长差。25天的出差我走了10个县,我习惯了三件事,米粉、土酒和喀斯特。
再后来,我就常驻广西,那时的南宁办只有3个人。
那个时候我一直做的是黑叶猴项目,但我始终未能见到它。
我努力的分辨着曾经有过黑叶猴的猴洞,那些留下过黑叶猴尿迹的石壁。我看着悬崖峭壁、我看着基层保护工作人员给我的照片,想象着黑叶猴的生活,它们如何才悬崖上生活,它们吃些什么,它们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它们又是面临着什么样的威胁。
最难的是威胁,什么样的破坏是真正的威胁,什么样程度的破坏是主要的威胁,什么样的威胁是历史,什么样的威胁正在发生。
回过头来,那样的工作方式并不正确,但就那样走了过来。
(三)
再后来出差越来越多。秀丽的左江和它数不尽的支流、毛细留下了我。
我享受着青纱帐里一望无际的孤独。
我沉醉于那些石山苦行僧传达的无我。
我聆听着那些坚持保护而努力奋进的故事,
我见证着那些从猎手到保护者的转变,我收获着那些宽容、豁达、无私的关怀。
我喜欢这里的土茅台、艾叶粑和白斩鸡,尽管我始终接受不了枕头粽。
我们在喝到半醉,畅想着未来的画面。
(四)
时至今日,我仍不是一个好的执行者,但是我愿意坚持下去,因为有些事我答应他们还没有做到。
幸好我们现在有了一群小伙伴,南宁办越来越热闹。
我们一起开始讲述白头叶猴、黑叶猴的故事。
我们一起开始传达渠楠、弄邓、中华、逐劳、排汝、护国、下雷、汝那的不一样。
2016年1月,我们在渠楠讲述白头叶猴自然不一样。
你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