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文艺潮流,以英法等欧洲国家为主。宗旨是艺术至上,为艺术而艺术,目的是要“求美”。努力去捕捉并享用转瞬即逝的美,才能确证生命本身。用一种极端的感性回归(肉身的直觉)反抗理性,使理性退出。对于“纯粹形式”的追求,以及对“道德理想”的扬弃,成为唯美主义突出的特征,启发了现代主义对于形式的探索以及对新教伦理以及人性问题的审视。日本在20世纪初出现唯美主义,几乎把艺术至上、刹那主义、艺术与道德无关命题推向极端,特别看重官能主义的追求,影响了日本的新感觉派。唯美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一方面是促使作家认识和发现了自我,以及自我个性的张扬,另一方面是与世俗化的享乐主义合流,迎合世俗欲望。
中国的唯美主义发生于启蒙主义退潮时,是对启蒙主义的理性化倾向不满的表现。首先不满启蒙理性的功利主义(如社会问题剧)忽视人生的更高价值;其次不满平满文学的提倡,导致审美品质的薄弱;此外,由于启蒙未达到预期效果,产生了消极、颓废的非理性情绪。因此,产生了以超现实、超功利的美来取代理性的唯美主义。唯美主义与感伤主义交织着,但唯美主义是孕育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母体,主要是现代主义的前身,感伤主义则是浪漫主义的前身。
中国唯美主义文学的取向,一种是以京派文人为主的对于“生活艺术化”的倡导,追求和欣赏细腻精致的艺术趣味;一种是以海派为主显示为唯美—颓废的倾向,强调肉身感官的微妙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