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写作之初未发现这个问题背后竟有如此大的连锁反应,随着思考的深入,愈发觉得自己说不清楚了,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话题,因为它触及到我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或许当我真正搞懂的那一天,我已实现蜕变。现在只能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文章内容索引:
1.每日精进一:大学毕业时,我为什么拒绝考研?
2.每日精进二:为什么我现在会发生一些改变,开始思考上述问题呢?
每日精进一:大学毕业时,我为什么拒绝考研?
早晨在Lavatory,也不知道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可能在思考现在的决定时,不经意间联想到以前的事吧。对以前的事,不久前我还一直回避,不敢想。
回到正题,大学毕业时,我为什么拒绝考研?
说实话,当时具体的情景及全部的思考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一小部分,但这部分记忆都不见得是准确的,正如成甲在《好好学习》中写到的:
我们的大脑并不总是靠谱,有时会让我们相信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而且事情的时间间隔越久,我们越容易对自己当初的行为动机和想法按照对现在有利的结果进行解读。所以,当我们重新解读过去的经验时,就很可能面临扭曲事实的风险。如果我们想从这个扭曲过去事实的“哈哈镜”中跳出来,就要把事情的过程如实记录下来。
但我仍然将现在所能“回忆”的部分记录下来吧。
当时我特别排斥考研,一心想着赶紧工作赚钱(我对“钱”的欲望特别大),帮父母减轻负担,我特别能理解父母的不容易,看着他们每天如此辛苦,我就特别想有很多钱,觉得那样就不会有什么烦恼,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也算出人头地吧。总之,一方面是因为对“钱”的渴望。
大学毕业那会儿职业规划:那时希望自己做律师,打心底不想考公务员,一方面觉得公务员太稳定,没有“钱”途(这个想法我至今还保留着,不知以后自己会如何看待此刻的我),另一方面,大学四年的“不学无术”使我对考试丧失信心,我打心底不相信自己能考上(后面是主要原因)。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在济南做律师,问题是我对律师行业一点了解都没有,完全是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来理解的,我一点准备工作就没做,从未了解过相关信息,“比如,有哪些比较好的律所,业务分类都有什么,律师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待遇怎么样,发展前景如何,我自己是否适合做律师......”这一切又是那么的至关重要。这背后的原因,就先不分析了,因为我现在也分析不明白。
为什么我只看到「短期利益」却看不到「长期利益」?认知层次低呗。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你把『宝贵的时间』用在肤浅的兼职边线上,那并不是多元与能力提升,只不过是自己控制不住虚荣心和金钱的诱惑罢了。事实上,很多事情表面看是好事,往深里想,可能是坏事。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好好学习》16页
另一方面,本科四年的生活让我对大学产生了怀疑,我不知道读研能带给我什么,或者说我非常担心自己在研究生阶段依然如此平庸、自卑、毫无成就,我当时应该是深信“自己不会发生改变”!
以此刻的视角来看,假设当时我足够幸运考上了研究生,我觉得自己变化的可能性不大,研究生阶段我会依然胆小、自卑、爱慕虚荣、平平庸庸,当然有可能发生现在我根本想不到的事,但我相信自己的认知是不会改变的,而认知不变,我不会有蜕变。
再加上,那一年由原来的公费改成奖学金制,这无疑更坚定了自己放弃读研的决定,因为一想到要再花一大笔钱,我肯定无法接受。其实如果成绩好是可以拿到奖学金,而且很可能全部覆盖学费,根本不用额外支付费用,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是:我的思维方式有问题——整体思维。
我所考虑的就是:研究生由公费改为奖学金制,只有成绩好的才能全覆盖,对于成绩靠后的每年还是要支付不少钱,我的成绩那么烂,估计考上也很难考到好的名次,索性就不读了吧,反正我觉得读研对自己的改变不大,只不过拿个文凭而已,还不如去社会上历练一下呢。看到了吧,我对自己自始自终都是怀疑的,不相信努力可以取得成功,更深一层就是,我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够『努力』!(的确,我爱看韩剧,不专注,不爱看书,整天胡思乱想,注意力在乱七八糟的事情上......2016年时我依然如此,所以,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我想很多「渐进思维」的人是这样考虑:研究生虽然由公费改为奖学金制,但没有关系,我只要努力取得好成绩就可以了,那备考时我必须更加专注,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目标不仅是考上而且要考到400+,加油,我可以的。
所以问题的根源可能是:认知+思维方式(整体思维)。
“我不知道读研时自己能否改变,不希望研究生阶段依然和本科一样”——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但这个认识还是非常肤浅的),但不相信自己能改变,可能是因为自己不知道如何去改变吧。
现在通过看书明白了一些事,但那时的我爱慕虚荣,还痴迷看剧,完全抵制不住诱惑(当然现在自己还未完全改变),完全不看书也不知道该看什么书(「认知层次」低),尽管内心一直觉得读书挺重要的(现在想想,或许可能是压根不真懂“读书重要”“知识改变命运”,只是听多了『以为自己懂了』罢了)。【备注:『知识改变命运』不再单只知识数量这一维度,更重要的是认知深度。(《好好学习》5页)】
这可能就是『蔡叔』在“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中写到的“认知层次低的人没法看到高层次的世界“,那时的我,2017年之前的我,完全处于「低层次认知」,当然现在依然如此,不同的是,我现在能稍稍分清格局层次了。
写作之初,我的想法非常简单,总觉得简单写写估计差不多就能说明白了,但写作过程中,发现并非如此,我不断有新的思考,也渐渐发现自己过去更多的问题,根本不是简单几句就能说清楚的。更重要的是,我现在还没有真正彻底了解自己。
因此,我需要读更多的书,并且每天坚持写反思日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层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等将来某一天,可以坐下来好好的从自己的童年写起,小学、中学、大学......或许,这样我才能找到自己思维方式及认知形成的原因,真正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思维方式固定后就没怎么变过,我之后所做的一切选择与决定以及性格都与我固化的思维有关系。
每日精进二:为什么我现在会发生一些改变,开始思考上述问题呢?
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
但我今天想到了这个问题,虽然说不清为什么,但还是记录一下此刻的思考吧,以便将来可以做一个参考。
辞职。辞职的目的是考研,虽然没能实现考研梦(这也是有原因的,改天再写吧,也是一个很大题目),但辞职后的2016我开始了一个「自我成长」之路,尽管非常非常非常之缓慢,但它毕竟是一个开端。在那段日子里,我开始「看到」过去的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总不自觉想起之前做过的很多错事(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总会想起),例如朋友关系的破裂,姐妹关系的僵局......总之,很多很多。那时内心特别煎熬,我不知道如何面对,好在,慢慢学会了接受。
失恋。那个阶段发生很多事,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处于深深自责,那是一段非常痛苦的经历,但因为失恋,我才被逼开始独自一人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开始学习独立,之前我特别依赖前男友,当我不得不独自面对时,我特别的不习惯,非常孤独,那时候每天都在胡思乱想,根本停不下来,但后来,我渐渐喜欢上了独立,原来一个人也可以活得这么好。现在,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勇敢!我在学习忍受孤独、享受孤独!希望未来可以雷厉风行!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读书。《把时间当作朋友》是我丢丢改变的起点,通过这本书,我开始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思考,也稍稍「看到」之前所不能「看到」的东西,尽管可能很低级。那之后,读书几度出现中断,有好几个月我都没有拿起书本,这中间的起伏跌宕,也让我崩溃。这期间夹杂着考研、考研失利、调剂、调剂放弃、再次决定报考人大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所发生过的一切对此刻的我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或许是以上的原因使我改变,但具体到底怎么转变的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