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对我们说,如果考试得双百就带你去吃肯德基,那种无比期待,无比兴奋的心情全都化作了学习的动力。经过努力,如愿以偿吃上汉堡、薯条,喝着可乐,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那种由内而外的满足感溢于言表。而且父母的这招屡试不爽,一路引导我们不断向前。
如今,如果父母再对孩子说,考试得双百就带你去吃肯德基,估计孩子基本是满脸不屑,外加一个“切”。80后已经成为父母中的中流砥柱,我们在育儿方面,多半是在复制当年父母的经验,为何父母曾经屡试不爽的方法在如今的孩子身上会失效?
是不是肯德基的诱惑不够大?去美国旅游怎么样?孩子从来没有出国的经历,这个诱惑正中下怀。这次孩子努力考了全班第一,然后去了一趟美国,回来后到处跟小伙伴讲美国的见闻。父母为此觉得只要诱惑够大,对孩子还是有吸引力的,可是慢慢你会发现孩子对此已经不感兴趣了。
原因何在呢?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指出“就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在物质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质奖励并不能真正刺激他们的热情。即使物质奖励能带来一些动力,也是阶段性,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且学习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
总而言之,物质奖励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的问题,反而会有不少负面效果。
首先孩子会忽略学习本身。
相比缺衣少穿的年代,现在的孩子在物质方面有太多的满足和选择。他们没有经历那个时代,内心对物质没有太多的渴望。如果孩子为了一个滑板而去学习,Ta在学习上反而变得功利性。一旦得到了滑板,对学习就会变得懈怠。这种奖励让孩子不专注于学习本身,只把奖励当成了目标,却把学习当成了一个得到滑板的手段,真正的目标反而丢失了。
家长设置物质奖励的目的是让孩子关注学习本身,实际却适得其反,本末倒置了。
再次这会让孩子有对立情绪。
家长承诺只要孩子进班级前二十就能得到梦寐以求的山地车,结果孩子不负期待,全班第十六名,家长开心,孩子欢喜。
人往高处走,目标的制定只会越来越高而不会原地踏步。下一次考试来临之前,家长说只要你能进前十就带你去香港迪士尼。家长本身是为了激励孩子,结果孩子对自身能力有很清醒的认识,能进前二十已经是拼劲了全力,进前十岂不是要拼命?考试结果一出,孩子的预测很准,没进前十,班级第十三名。
家长很生气,而孩子也会有挫败感。家长如果再火上浇油,教训孩子不努力,不争气,不知不觉,孩子会变得反感学习,憎恨考试。
同样的物质奖励,其实换一种方式,会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孩子碰巧想要去香港迪士尼,并且家长准备带Ta去的话,最好在考试前什么都不要说,对孩子也不要提任何要求。当孩子拿回全班第十三这个名次的时候,赞赏地对孩子说:不错,快进全班前十了。然后转移话题,问孩子是不是想去香港迪士尼玩,正好放假了,全家正在计划出游的行程,大家可以一起去香港看看。
这样就能把第十三这个名次说成“快进前十”了的一个优势。然后又满足了孩子去香港迪士尼的愿望,孩子在学习和去香港迪士尼之间建立了一种良好连接,想起“学习”这件事也伴随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是不是有种一箭双雕的双赢感呢?
同样的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如果换一种方式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们不妨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