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六点半,天依然很敞亮。我和老孔一人一碗方便面,一人一只鸡蛋,一人一根玉米,吃饱之后,惬意得直想溜达溜达去。
去哪里呢?
回婆家,15公里有点远,这样突然袭击,会有诸多不方便,老孔提醒得对。那就去娘家看看老爸咯,虽然近在咫尺,我们也不是经常回去,我是懒惰,老孔是工作忙。
哥哥家门前有条公路,路两边的香樟树转眼间已经构成了一道绿色长廊,夏日傍晚的长廊显得格外葱绿、幽静。老孔只顾痴迷惊叹眼前的美景,差点走错门!
家里大门关着,我猜测老爸又把自己锁在房里看小说。年届八十的老爸除了听力有点减弱,其余都很好,最近迷上了电子小说,几乎有点走火入魔,不分昼夜,盘腿就看,万事不管。我试着在窗玻璃上敲了几下,“谁?”老爸果然在房里。
我转身静等老爸开门,突然发现隔壁的姑姑居然在家,当即撇下老孔,径直跑过去招呼。心下止不住疑惑,“家里目前没啥农活,高中没放假,需要人照顾的姑怎么一个人回宣堡,难道表弟夫妇从上海回来啦?”表弟夫妇一直在上海打工,因为工作不累,收入还可以,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回来。他们的一双儿女都在泰兴读书,一个在泰兴中学读高二,一个读小学三年级。67岁的姑姑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神经官能症、坐骨神经痛、气管炎等毛病,几乎就是个废人,可她依然操心一切,操心孩子的学习,操心儿子的工作,操心姑父的身体,没有她不操心的。就这样,二个孩子,一个老病号,一天三顿,上学接送,里里外外全是七十多岁的姑父操劳,听说泰兴新买的房子正在装修。其实姑父身体也不好,十多年前胃子大出血,死里逃生,这些年坚持下来已是奇迹。二年前他的眼睛忽然模糊不清,还又检查不出啥毛病,好在表妹住在泰兴,一有时间就去帮衬,尤其是小侄子的作业。
我边走边喊姑,姑转身看我这边,口里嘟嚷,“我看不清你是谁!”我很惊讶,姑与我哥家中间只隔了一户人家,春节期间,姑耳朵眼睛还蛮好,这才半年不到的时间,什么情况?姑近前看到是我,立马解释:“云子,我现在眼睛耳朵都不中了。”姑,你今天怎么一个人回来了?”我话音刚落,“我是被留留这个细枪毙气回来的,早上让他八点学习,结果离八点还差十分钟,他又躺回去睡觉。这个霍棒,我急得哭了一上午,他依然无动于衷,现在打骂都不管用。我连袜子都打包好,回来住,不去了!这半年,我的眼睛耳朵就是被他气坏的,再待在那儿,会没命的!”姑激动得手脚直抖,我起初还当笑话听,性急的老小孩和贪玩的拖拉机系的小小孩碰撞的火花,见怪不怪。
十一年之前,姑强烈要求表弟夫妇再生一个,才有了留这个皮小子。 我印象里留很聪明,除了学习没定性,动手能力可是很强,组装机器人、拼图、堆积木,样样在行。每次去他家,他都会响亮地叫我,“姑姑好!”那样阳光、活波、可爱的孩子怎么可能欺倒奶奶呢?何况这个奶奶除了身体不好,可能干呢,要思想有思想,要文化有文化,要脾气有脾气。全家人都唯她命是从。小时候的留除了怕严厉的奶奶,其余人他都是嘻哈了事,爷爷本来就是个没脾气的人,爸爸妈妈偶尔回家肯定也舍不得训斥年幼的他。
这才几年,变化如此之大,远超我的想象,我实在想不通。
“考试试卷上名字陈xx,他只有命写陈x,还有一个就不写,陈 要找箍桶匠帮忙,一半在东,一半在西,有时,一半在左上,一半在右下;他几乎不读书,作业马虎了事,考试一塌糊涂,有时几十分,有时甚至是零蛋;语文基础特差,全世界的错别字都被他网罗过来了,考试作文题目都不认识,也不问老师;数学应用题经常出现小减大还算错如5-9=6。”姑对留的恶习简直就是罄竹难书,恨得咬牙切齿。“你妹下班之后就来辅导他作业,经常被他急得跳脚,打他骂他,还是老样子,急得没办法打电话到上海,让他们回来管教自己儿子,留他妈回来陪他几天最后也急得哭,一样头大。你姑父之前还有点心疼他小,心疼大家打骂他,现在也气得乱骂他。”姑边说边哭,边哭边抖。我在旁边都能感受到她那无边的悲伤、无奈、焦灼和担忧。我知道小小年纪的留目前主要是态度不端正,习惯很差,面对奶奶、姑姑的教育和叱责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无动于衷,尤其抵触他奶奶。颤巍巍的奶奶于他而言也许早已没有说服力和可信度,事实上,老黄历对幼小的孩子已没有任何触动作用,何况这个老黄历已经破损严重。
姑还沉浸在无边的痛苦中,“他现在小,来得及改正,再不改变,没文化的他将来怎么生存?”姑一下子好像又清醒了,“我明天还要去泰兴,绝不能放弃他。”姑的清醒和决心,能持多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
天啥时暗下来,我浑然不知。
回家途中,我心情格外复杂,一方面担心姑的身体,另一方面更忧虑留的成长。爷爷奶奶因为孙子顽劣不化,气得伤心哭泣、跳脚、够呛,这个可以想象;气得口不择言咒骂孙子的,我难以置信。可事实容不得我怀疑,因为这是我刚刚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有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姑的健康状况这样糟糕,显然已不适合充当孙辈的监护人,教育孩子更是力不从心,她自己和表弟夫妇都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孩子他尚年幼无知,十一岁的他可塑性强,特别需要爱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家人的关爱、鼓励、必要的监管和引导,以及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这些都是需要父母作为的。明知可为而不为,那是不作为。父母不能以任何借口缺席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那些出现不良苗头的孩子。为人父母应该认真权衡经济利益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两者之间究竟孰重孰轻,我们今天的努力可以说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如何才是真正为孩子长远利益着想,这也是今天的父母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相信留的问题和现象绝不是个例,欢迎大家围观讨论并交换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