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下意识地取关了一批人,感觉世界终于清净了不少。
其实,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不定期地清理关注的公众号和自媒体博主。
因为他们有时候,给我传递的是噪声,而不是信息。
如果一个号主或博主的文章,经常带有广告,或者随处可见的消息,那么给我带来信息就会多于噪声。
有些信息和噪声是时常夹杂在一起,不那么容易分辨,但不自觉地我们就被噪声影响。
所以说,如果一个东西,给你的噪声比有用的信息还多,那么屏蔽掉就是最好的选择。
01 噪声会侵蚀人的大脑
我们通常会觉得一些物品有用,而舍不得处理掉,认为自己会在某一刻需要它。
但是,到最后往往会发现,用到的机会非常少,但它占据我们的空间和时间却尤其多。
当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断舍离”的概念。
其实,不但身边的物品需要断舍离,而信息更需要断舍离。因为噪声对我们的影响,比物品还大,而且通常是在无意识中进行。
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自媒体人,为了吸粉无所不用其极。在头条上教人怎么赚钱的博主,尤其多。为什么呢?因为人人都对钱感兴趣。
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赚到了钱,他还会无私地分享给你吗?其实,他们大多只是为了涨粉、刷阅读量和点赞。他们传递的信息,大多都是噪声。
如果你经常受这种信息干扰,还不如去看一本好书,至少那是经过检验的。
塔勒布曾在《反脆弱》中讲到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人劝你做一件事,那么要看他愿意在这件事上投入多少。如果不涉及到他本人的利益,那么他说什么都不要听,除非你心甘情愿地做韭菜。
人的大脑容量虽然非常大,但是思维却极容易被占据。如果这些噪声过多,那留给你用来思考有意义事情的空间就会变少。
在音频制作的时候,通常有一个动作叫做“降噪”。就是,排除其他杂音的干扰,让主音凸显出来。我们在生活中也该如此。
删掉制造噪音的博主,远离狐朋狗友,屏蔽那些“纸上谈兵”却不付诸实际行动的人。这些人带来的噪音,会极大侵蚀我们的思维,而他本身却没什么损失,甚至还能从中获利。
02 噪声会悄悄改变人的行为
噪声会侵入人的潜意识,并悄悄地改变人的行为。
心理学家约翰·巴奇和他的同事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纽约大学的数位学生从一个包含5个单词的词组中(比如发现、他、它、黄色的、马上)挑出4个单词来重组句子。
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重组的句子中,有一半都含有与老年人相关的词汇,比如灰白的、健忘的、秃顶的、满脸皱纹的等。当他们完成任务时,又被叫到大厅另一头的办公室去参加另一个实验。
研究者发现,那些以老年人为主题造句子的年轻人比其他人走得要慢得多。而他们自己却坚持认为自己在第一个实验中看到的那些词,并没有对后一个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这种效应,被称为“概念运动效应”。
也就是说,这种通过概念影响行为的效应,是在我们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虽然没有察觉,但却真实地受它影响。
如果身边噪声过多,人的行为不自觉地就会走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那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为“朱者”会带来信息,而“墨者”会带来更多的噪声。
我们可以用塔勒布说的启发法来看待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你不能确定什么是对的,那么就先排除掉那些错的,这样犯错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噪声最可怕的地方是,它们会入侵你的大脑,进而改变你的行为,而你却无所察觉。如果想要让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那么只有排除掉这些噪声。
除了删掉一些博主,还可以清除那些不知何时加的好友。另外,还要少看各种新闻,多看看历史。因为新闻大多充斥着噪声,而历史却是经过长久检验而留存下来的东西。
03 噪声会制造情绪赤字
噪声除了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行为,他还会改变人的心情。根据概念影响行为效应,如果高兴就会笑,反过来如果笑就会感到高兴。
塔勒布曾经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牙医很擅长投资,而退休后的他几乎把全部精力用于此。
他经常盯着屏幕,看着自己投资的变化。一旦数字飘红,有损失,他便心痛不已。而一旦数字绿了,他又觉得身心愉快,但这种快乐的程度比不上赔钱时的痛苦程度。
每一天结束,这位牙医的情绪总是精疲力尽。因为他不快乐的程度,要比快乐的程度重。所以,总是处于情绪赤字中。
这种过度关注随机性的动作,反而给自己制造了很多噪声,导致心情变坏。
当你感觉心情糟糕的时候,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被噪声干扰了。如果一个噪声出现过度频繁,那么你也会很容易受到影响。
比如,有人总是问你,你这个月多少工资。当你听到这些话之后,是不是容易为自己不高的工资而心烦。
那么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或者让他们彻底闭嘴。毕竟工资的涨跌,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而努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04 后记
在生活中,我们容易遇到的噪声也非常多,比如打着父母旗号的“关爱”,借着朋友名义的“问候”,甚至以爱人之名的“为你着想”等等。
而往往这些东西,不容易拒绝。而如果不接受,还会产生一种罪恶感。
这种噪声,虽然是最难屏蔽的,但却是最该屏蔽的噪声。因为,发出噪声的对象是跟我们地理距离、心理距离都比较接近的人。
如果不屏蔽,那么产生的影响,就要比其他的噪声严重得多。
当然,我们只能选择性屏蔽这些噪声,而不是这些人。毕竟他们带来的信息也很多。
世界如此多噪,引无数人无法思考。怎么办才好?学会辨别,并屏蔽掉已知的噪声,给自己的脑子腾出更多的空间,也给自己无意识的行为制造更多正向概念。
每个人终将学会屏蔽噪声,挑选有用的信息,让获利者成为自己。而不是那些怂恿你坏事,占用你注意力,却不感到抱歉,也不负责的人。